就像是一條發現骨頭的狗,它想裝出一副若無其事,不為所動的樣子,可是嘴裏的口水早就已經,把它貪婪和無恥的本性,暴露的一覽無餘。
其實像這種沒有脊梁骨的人,就連日本人也是對他們又愛又恨的,這就像清朝編寫的《貳臣傳》是一個道理的,試問哪個王朝的國君喜歡重用叛徒。
隻要這個國君不是昏君,那他對前朝舊臣,特別是那種把自己的主子,給坑了的臣子,隻是利用他身上存在的價值,而不是把他放在自己的身邊,或是重要的位置。
因為這種貳臣他賣主求榮這個汙點,是永遠也洗刷不掉的,也可以說是,士可忍孰不可忍,你能出賣先主,就不能出賣後主嗎。
要說這種貳臣當屬留夢炎這個人,他是南宋的宰相,之後在元代軍隊到來的時候,就毫不猶豫滴率眾投降了,這個說得好聽一些就是識時務者,說得不好聽就是沒有是非觀念。
留夢炎也是害死文天祥的主犯,在文天祥的堅持下,元代的統治者甚至動過放了他的念頭,很多南宋的舊臣也是願意看到的。
但是留夢炎說要是他回去了,他的名聲就更加好了,我們這些人怎麼辦呢?要是將他困死在這裏,對我們這些人也算是有一個交代了。
留夢炎這個人在早年間是比較講究氣節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職位的升遷,他逐漸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所謂的民族氣節,或者是春秋大義已經看不到了,看到的就是他的圓滑和世故。
他這樣可能也是為了自保,或者是保住家人,但是對於其他人的示範作用是很差的,所以在清代的時候科考,凡留夢炎的後人不能參加。
留夢炎可能也是知道自己的做法欠妥,致仕後不久就生病了,之後就去世了。
宰相是古代非常高的職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處在這樣位置的人,本來應該給他的子孫後代,帶來無數福蔭的,但是南宋宰相留夢炎的後人,卻被禁止參加科舉。
留夢炎年輕的時候也是少年得誌,他年紀輕輕就中了狀元,身為宰相,留夢炎在國家危難隻求自保,不顧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他還幫助元朝統治者做了很多事情,這些做法為後人所不齒。
後來的明清兩朝都禁止他的後代參加科舉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浙江留姓人家參加科考,都要寫下保證書,證明自己不是留夢炎的後人。
最令人不齒的是他變節投降,而且陷害忠良。
文天祥被俘後,元朝開國元勳忽必烈十分賞識文天祥的才能和學識,把他當作貴客招待。
忽必烈派了幾個人去勸說文天祥投降,但文天祥寧死不屈,宋朝的一些官員看到了文天祥,非常感動,他們在一份請願書上簽名,要求忽必烈釋放他。
忽必烈不忍心殺死這樣的人,留夢炎卻出來製止說,我們這些降臣會被安置在哪裏,這一說直接斷了,忽必烈殺放了文天祥的想法 。
留夢炎的一生確實比,文天祥等忠臣的一生更好,但他的後人卻活不好,在明朝廷直接規定,不準留夢炎的後人考取入學,所有參加考試的考生,必須聲明他們 不是留夢炎的後代。
武田弘光知道蘇啟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或許他沒有文天祥這樣有才華,但是他可以去做一個效仿叛徒的人。
當然就在武田弘光許下了承諾之後,蘇啟明動搖了,馬上派出一個團的人馬,包圍了少林寺,緊接著就由武田弘光,帶著軍隊去少林寺搜查。
現場的情景是十分荒謬的,一個日本軍官卻帶著一群中國軍人,來到少林寺抓人,關鍵是這個時候登封還沒有淪陷。
不過讓他們失望的是搜遍了少林寺的各個角落,就是沒有發現趙崢嶸的影蹤,氣急敗壞的武田弘光,命人把住持淳樸和尚架在火堆上,威脅他如果不說出趙崢嶸的下落,就把他點天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