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接到運輸隊最後一次,用電台發來的求救信號後,馬上抽調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向事發地點增援。
但是遊擊隊冒雨行軍一晝夜,已經為自己的這次伏擊,爭取了充分的時間,薛剛斷定敵人,就是乘坐汽車,第一時間趕來增援,也需要半天的路程,而且這個隘口,又是車隊的必經之路。
得手以後可以馬上撤退到山裏麵去,等到敵人的援兵到了,黃瓜菜都涼了,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薛剛和耿直兩個人所料,等到武田弘光帶隊趕到現場的時候,等著他的隻有人去樓空的寂寞。
不提武田弘光在現場怎樣收拾殘局,再說遊擊隊撤退以後,經過一天的行軍又返回了駐地,然後就是埋葬犧牲的隊友,安置好受傷的人員,再把多餘的糧食分給,附近的老百姓窮苦人家。
接著就是馬上組織所有的隊員開會,每個人都要進行戰鬥總結,找出此次行動存在的,不足缺點和問題。
然後再召開黨小組民主生活會,展開批評與自我批評教育,獎勵此次行動的有功人員,並且吸收先進個人加入黨組織。
對於這一係列的操作,直接又給趙崢嶸上了一堂課,直到這個時候,他似乎才明白了,為什麼一支裝備差,同時沒有後勤補給的武裝力量,往往能讓日本鬼子,付出巨大代價的原因。
同時趙崢嶸也深深的懂得,這樣一支善於學習,善於總結經驗教訓的部隊,他本身就是學習型的,思想先進的新型部隊。
這樣的武裝力量是可怕的,他們是在戰鬥中不斷成長起來的武裝力量,是一支能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有生力量的部隊。
他來自人民依靠人民,同時又能和人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和老百姓打成一片,魚水情深,試問在這樣一支,人民武裝力量麵前,又有什麼艱難險阻,戰勝不了的呢。
趙崢嶸也深深的知道,這隻武裝力量隻是,成百上千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力量的代表,同時他也是整個共產黨,武裝領導下,人民武裝力量的縮影,這就叫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不管怎麼說,趙崢嶸覺得眼前這支隊伍,你越是剝去他身上神秘的麵紗,你就越喜歡它熱愛它,甚至到最後為之著迷。
會覺得能夠生活在這樣的一個集體裏,而感到自豪和榮幸,能為這個高尚的事業和理想,能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是一種無上榮光。
當然關於信仰和主義這些東西,趙崢嶸現在還很朦朧,但是通過自己的身臨其境,親身體會之後,現在共產主義思想,已經在他的心裏生根發芽了。
這邊山上遊擊隊的工作進展的到是,風生水起一切順利,可是武田弘光那邊縣城裏保安團,和憲兵隊此時也沒閑著,圍剿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都已經準備完畢了。
就在武田宏光的一聲令下,皇協軍保安團開始了對山上遊擊隊的圍剿,首先他們獲取了遊擊隊的休整地點,然後就迅速做出反應,出兵包圍了這個區域。
接著就是對周邊的老百姓,進行集中管製,也就是囚籠政策,目的是斷絕當地老百姓,和遊擊隊的聯係。
用馬六的話說,你們不是和老百姓,軍民魚水一家親嗎,那我就給你們放幹淨水,來個釜底抽薪,竭澤而漁。
這一招不可謂不毒,武田弘光極其精準的切中要害,讓山裏麵的遊擊隊,一時間變成了聾子瞎子,要不是前兩天遊擊隊伏擊了,日本人的物資車隊,那麼這會可真是要,吃草根啃樹皮了。
最後經過薛剛耿直兩位主官商量,決定馬上召開諸葛亮會,由大家夥集體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總之一句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眾人拾柴火焰高,辦法總比困難多。
最後大家的意見是,利用偽軍此次進山圍剿,立足未穩的時機,跳出包圍圈,利用自己最擅長的遊擊戰,和他們捉迷藏躲貓貓,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
總之就是八個字,敵進我退,敵退我擾,充分利用遊擊戰,陣地戰,麻雀戰,靈活機動,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最終粉碎敵人的這次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