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敵人的車隊就來到了遊擊隊的埋伏圈,接著在隘口處一聲巨響,一個隊員拉響了事先埋設在路邊的地雷,瞬間第一輛車就報廢了,油箱起火駕駛員當場被炸碎了腦袋
坐在副駕駛上的一名日本軍官,手裏拿著指揮刀,從駕駛室滿身是火的鑽了出來,隻說了一句八嘎呀路,就被一槍爆頭,死屍瞬間栽倒在地。
然後耿隊長馬上命令一排衝上去,想辦法把最後一輛車報銷了,隊員們接到命令就像潮水一樣,衝向公路上的最後一輛汽車。
戰士們衝到公路上,就和汽車裏的敵人展開短兵相接了,這時候最後一輛車上,是一個加強班的日本鬼子兵,由於是在車隊的最後發,所以在被伏擊的時候傷亡不大。
此時由於在短暫的驚慌失措後,馬上恢複了頑強的作戰素養,開始跳下車,依托有利地形進行反擊,並且用電台第一時間,呼叫縣城裏的,日軍憲兵隊支援。
但是這個日軍運輸隊,隻有一個加強班的兵員,而且他們的指揮官,還在第一時間就被擊斃了,現在這群日本鬼子,等於是失去了指揮,各自為戰。
但是日本鬼子的單兵作戰能力,確實是非常高的,他們的戰鬥意誌堅定,而且槍法精準,在戰鬥中往往能以較少的兵力,有效的壓製對方的進攻。
但是今天的情況就不一樣了,首先是遊擊隊依托有利的地形,突然向車隊發起偷襲,他們首先用地雷炸毀了第一輛車,然後在用手榴彈,以30米的距離內,向最後一輛汽車上投擲。
就這樣這群日本鬼子兵,還沒來得及下車,就已經被報銷了一半的有生力量,但是這群日本鬼子不愧是,訓練有素的武裝力量。
他們能夠在受到突然襲擊的情況下,失去指揮的同時,能夠迅速的做出,相應的反應,並且有效的阻擋了,遊擊隊的衝鋒。
一場伏擊很快就打成了攻堅戰,現在遊擊隊雖說在人數上,占了絕對優勢,可是剩下的敵人,很明顯是在依托遮蔽物,進行阻擊,固守待援。
時間一長縣城裏的,日本鬼子就會增援,到那時候就很可能,被敵人反包圍,所以一定要抓緊時間,解決掉這幾個,負隅頑抗的鬼子兵。
但是敵我雙方,現在已經進入焦灼狀態,一時間還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為此耿直隊長,也確實是著急了,晚起袖子就要組織敢死隊,衝上去和鬼子拚命。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政委的薛剛卻一把攔住了,耿隊長這種魯莽的過激行動。
薛剛認為現在組織敢死隊硬上,也隻不過是給槍法精準的,日本鬼子兵送人頭罷了,對改變戰場上的現實情況作用不大。
同時組織這樣的衝鋒,還會增加遊擊隊的人員傷亡,最後不但啃不下這塊骨頭,自己還被崩掉了牙口。
就在這個時候,作為現場觀摩的趙崢嶸,突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首先他向薛政委要來地圖,找到自己當前位置的坐標,然後有測算了,敵人可能就近增援的地點,和到達現場的時間。
最後決定馬上組織所有隊員,向公路上的車隊展開包抄,並且組織精幹的隊員,死死纏住,五號車位置的火力,讓他們無暇他顧,然後縮小包圍圈。
同時這裏從地形上看,是一處隘口,我們馬上在上風處點火,製造煙霧模糊敵人的視線,降低他們的射擊精度,這樣我們的人就可以靠近五號車,和他們近距離接觸,刺刀見紅。
到時候我們在人數上是占優勢的,所以近距離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應該不是問題了。
由於時間緊迫兩個主官一合計,這個趙崢嶸的辦法可行,事不宜遲馬上行動,就這樣遊擊隊的全體成員,沒有助攻全是主攻,向公路上的五輛汽車全麵進攻。
包圍圈在不斷縮小的同時,隊員們在隘口的上風處,放起煙霧來了,隨著濃煙迅速飄蕩在整個隘口,敵人的武器很快就成了盲射,隊員們也很快就和剩下的殘敵,展開了肉搏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