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場景可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了,他年階下囚今朝座上賓,這一轉眼的功夫兩個人就成了,打虎山上的客人了,當然這個角色的轉變,還是憑著兩個人的本事賺來的。
山上的嘍囉們一聽大寨主要設宴,馬上就來了精神頭,要知道在那個時代,就是地主家裏也沒有餘糧啊,這腸子裏的油水可以說是少得可憐。
這次山上要大宴賓朋,下麵的人也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的吃上一頓大魚大肉打打牙祭。
所以山上的人馬上就行動起來,各負其職殺豬的殺豬,宰羊的宰羊,就是沒有撈到角色的,也知道去燒水劈柴,這個時候整個山寨上就像是過年一樣,就差著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了。
在大家夥的共同努力下,不消半日一頓豐盛的的大餐,就擺在眾人麵前,要說這江湖兒女也是有優點的,首先大家都是尊重強者的。
剛才趙崢嶸和二憨子,在比武場上技壓群雄,這會山上的四大天王也都對,這兩個年輕人佩服的五體投地,在一個桌子上坐下,也開始推杯換盞開懷暢飲了。
但是就在這一片祥和的氣氛中,大家誰也沒有注意到三當家的李大蟲,臉上似乎有一絲不快,但是就在他真情流露的一瞬間,自己也覺得在這種場合,似乎是有點失態了,就馬上端起眼前的酒碗,把這個片段掩蓋過去。
這個小小的環節卻沒有,逃過虎爺的眼睛,但是坐山尊還以為李大蟲,是覺得剛才自己在比武的過程中,失了麵子在眾人麵前多少有點掛不住臉了,所以也就沒往深處想。
可是他哪裏知道,這個三天王李大蟲,平時是一個傲慢驕橫慣了的人,他哪裏能夠咽下這口氣。
雖說在眾人麵前一時還不好發作,但是可並不代表他會化幹戈為玉帛,在他的字典裏那是根本不存在,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句話的。
可以說這個人的性格本來就是,一個嫉賢妒能,陰險狡詐,小肚雞腸的人,不如他的人他看不上,比他強的人他又恨不得一下子,把這個人給拉下馬然後踩到泥裏去。
但他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在這種場合在酒桌上如果要發作,那麼他今天是要犯眾怒的。
現在如果自己和眼前的,趙崢嶸和二憨子兩個人過不去,那麼他就等於是和其他的當家的過不去,這種費力不討好的買賣,他才不會去做呢。
突然他想起了前幾天在山下,遇到一個在天津偽軍裏麵當差的朋友,由於兩個人當年在一起混過,這次無意中在他鄉相遇,這也算是他鄉遇故知了。
當然是要在一起喝酒的,在酒桌上這個黃狗子,曾經給他透漏過一個消息,說是日本皇軍鬆下一郎太君,最近要擴編皇協軍的編製。
也就是說日本人要讚雞毛湊單子,你拉上一個班的人,那麼你就是班長,你要是拉了一個排,那麼排長就是你的,當然連長團長以此類推,這就完全看你的個人能力了,接著這個黃狗子又鼓動李大蟲,自己拉隊伍下山投靠日本人。
這搖身一變就是連長團長也說不定了,何必再這窮山溝裏躲著混日子,就連喝酒逛窯子,找女人都不方便,而且還要處處遵守山規戒律,上麵還有個坐山尊,在自己頭上壓著,這什麼時候才能自己當老大說了算。
這個黃狗子翻著母狗眼一看,對麵沉默不語的李大蟲,知道自己的話他聽進去了,接著馬上就開始趁熱打鐵,繼續說道這常言說道,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在當今這個時代,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豈能久居人下,依我看這梁山上的好漢,當年那可是八百裏水泊,到最後還不是被朝廷詔安了嗎。
這虎嘯山林終是賊,還是趁早搏得一個功名,換取一場富貴才是王道,什麼他媽的江湖義氣,要我說還是封妻蔭子,整日裏吃香的喝辣的實惠。
雖說咱們抱得是日本人的大腿,可是現在隻有日本人他腰杆硬不是,就是乘涼也要找一顆大樹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