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關東軍(2 / 2)

聽了武田弘光的一番說辭,碼將軍何嚐不知道自己現在孤軍奮戰的難處,所以既然清楚了日本人此次用兵的底牌,那麼目前的應對策略就隻有一個字拖。

而且是在軍事上力求速戰,在政治上用一個拖字訣,拖延時間給東北軍奉天方麵回旋的餘地,也給自己爭取補給的時間。

讓碼將軍不解的是,如今奉天方麵除了派遣了一個聯絡官趙崢嶸以外,就再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軍事行動了。

可以說當前隻是碼將軍,獨自麵對關東軍的大兵壓境,這種情況就意味著他沒有外援,所有的軍事物資和彈藥兵員都得不到補充,這也客觀上限製了目前的戰況不能拖得太久,因為時間長了東北軍的給養就會出現枯竭,到那個時候可就不用日本人打了,自己部隊本身就會因為缺糧少彈,麵臨全麵崩潰。

為此當武田弘光在碼將軍的會客廳裏,和他見麵的時候,兩個人的談話很快就以意見高度不統一而結束,緊接著關東軍就組織了武裝奪占江橋的序幕。

首先日軍出動一個連的皇協軍,端著槍衝向江橋做試探性衝鋒,在後麵的關東軍利用強大的火力,支援在前麵衝鋒的皇協軍,並尾隨在皇協軍後麵煽風點火幹壞事。

就這樣兩家就在江橋上展開了拚死搏殺,由於兩軍對峙的地點是在江橋上,狹窄的橋麵很大程度限製了,攻守雙方的機動性,但是皇協軍的衝鋒,很快就被密集的火力給壓下去了,隻在橋麵上留下一層橫七豎八的屍體。

可是還沒等守橋的東北軍喘口氣,日本關東軍又在飛機的掩護下,向駐守江橋陣地的東北軍衝了過來。

由於盤旋江橋上空的日本飛機,知道陣地上的東北軍沒有防空武器,所以日本飛行員每次飛臨江橋上空,做俯衝投彈動作的時候,都肆無忌憚飛的很低,陣地上的守軍甚至,連飛行員的臉都能看清楚。

所以日本飛機在陣地上低空飛行投彈,由於距離短所以投彈手,在投彈時精準度很好,對陣地上的東北軍造成的傷亡非常大,有時候日本飛機的一波俯衝過後,陣地上的人員傷亡就會過半,這個時候就隻好像給燈添油一樣,對陣地派遣預備隊。

在地麵上進攻的日本關東軍部隊都是輕型坦克,所以往往把坦克開到江橋上,對守橋的步兵掩體做直瞄射擊,等到對方的有生力量和火力點,都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日軍在組織部隊進行步兵衝鋒。

之所以日軍選擇這個時候衝鋒,那是因為他們清楚這一係列的操作以後,陣地上的東北軍基本上就已經是所剩無幾了,可是後麵的預備隊此時還沒有到達戰場,填補陣地上出現的防禦真空,所以這個時間段衝鋒是最合適的,往往以最小的傷亡,迅速占領進攻的陣地。

基於這種不利條件,在趙崢嶸的建議下,東北軍把防守的主陣地,全部設在江橋附近,因為趙崢嶸清楚之所以日本人,幾次三番在這個地方發起武裝衝突,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眼前這座江橋。

所以在這個地方設置陣地,日本人就會投鼠忌器,被困住手腳不敢用重型武器,所以在進攻的時候守軍防守,就會抵消很大一部分衝擊力。

同時進攻的日軍還是打錯了算盤,因為總體上來說日本關東軍陸軍,在戰術上還是比較僵化的,每次發起進攻前都是先用炮火覆蓋,然後是步兵衝鋒,這些戰術好像是千年不變的。

畢業於日本振武學校的趙崢嶸,對日本陸軍的技戰術還是相當了解的,在他的建議下,所有防禦陣地都靠近江橋修築,這樣的好處就是飛機俯衝的情況下,不敢靠近江橋投彈,隻能用機槍低空掃射,而敵人的火炮更是不敢向江橋附近發射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