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客棧少年(1 / 2)

客棧外,一個小孩蹲坐在石頭上,雙手撐著下巴,望向兩座沙丘形成的峽穀處,似乎在想著什麼。

“小屁孩,把門口那桌收拾一下。”一聲洪亮的嗓門傳來。

聽到響亮的聲音,小孩迅速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塵,小跑進客棧著手收拾筷碗。

那聲音的源頭是一個光膀子大漢,身體肥壯,皮膚黝黑,毛發忒多,臉兩邊的絡腮胡,還有胸前的胸毛,都可以一抓一大把。

小孩不是小孩,是一個名叫姚安的少年。

大漢坐在木櫃前,翹著二郎腿,左手襯在櫃上,右手捏著根牙簽剔著他那泛黃的牙齒,兩眼有意無意的盯著小孩看,像是在期待小孩犯錯。

但盯了一會兒,小孩始終耐著性子一步一步的收拾,不曾犯錯,大漢頓感索然無味,歪過頭去,望向門外。

客棧外烈日當空,除了門前有一片蔭涼,放眼望去,全然一片昏黃。

客棧正對前方峽穀,大約有三四百米的樣子,峽穀間是一條小路,商販大多走這條路,誰叫它近呢?要是繞路又得多走上兩個時辰。

過了峽穀再走上幾盞茶的時間便可到達晉國。所以說這客棧建的好,兩國使臣,商販往來必經此地,其中油水自不必多說。

隻是近幾年兩國外交出了問題,商販越發的少,導致客棧生意越來越不景氣,於是客棧的老板也就是那個大漢越來越苦惱,時不時的哼兩聲發發牢騷,抱怨朝廷不顧他們邊境人們的死活。

但大漢心底也明白,兩個國家之間的事情,豈會在乎他們這些不起作用的小人物?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沒人來找麻煩就已經是大幸了。

當然,大漢自認為不在小人物那一列。

客棧很簡陋,門麵上,沒有響亮的名字,就一塊老木板上刻著客棧二字做成牌匾橫掛在木門上方。

規模也不算大,建了兩層樓,一樓招待普通商販客人,二樓則是專門給使臣,官員等有頭臉的人物接風,這樣的人物終究是少的,更何況進來局勢不安,二樓空的時間越來越長,灰塵也積的厚,倒是又麻煩小孩收拾,給他平淡不起波瀾的生活中多找些事幹。

對小孩而言,早已成為常態。

自從幾年前被人販子拐到這個客棧,他的生活早就被安排的滿滿當當,早上天空灰蒙蒙就要起床做些雜活兒,劈柴,燒水等等,把基本的事情做好,方便客棧裏唯一的廚子老李頭烹飪飯菜。

相較於小孩,老李頭一天的任務輕鬆的多,因其腿腳不便,除了做飯就是做飯。小孩則幹的很多,除了早起幹雜活兒,還要收拾筷碗,招待客人,打掃客棧的每一個角落,還要喂馬等等。

但值得一提的是趕集買貨等事,大漢從來不帶上小孩,更別說讓他單獨去趕集了,畢竟是從人販子那裏好說歹說貪了便宜花銀子買過來的,要是跑了,那得心疼死大漢。

小孩剛被帶來客棧的時候,渾身透露著抗拒,惡狠狠的盯著人販子和大漢,但顯然無論是人販子還是大漢見慣這種場景,不予理睬。

買來小孩後,大漢便將其關進柴房,房門鎖死,任小孩掙紮,也不給小孩飯吃,就裝了一桶水放進柴房。

關了幾天後,小孩疲了,精神和肉體都是這樣,趴在柴上,目光無神,似乎是認命了。

後麵大漢時不時給小孩飯食,逼他做一些基本的雜活兒,開始的時候,小孩時不時犯錯,大漢就握著枝條跟在後麵給他來幾下,所以小孩身上總是帶著傷痕,一條一條的。

要是來往客人留意,還能聽到客棧傳來小孩的悶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