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連天,百花爭豔,卻怎抵得那青絲萬千。
少女赤足,輕盈的踏過那嫩綠的草尖。彩裙撩動,也掀起了那人間的七情六欲。
風中傳來一陣清香,是花香還是少女的芬芳?
張七思指尖穿過青絲,輕輕撩起了秀發,一具白的發亮的骷髏映入眼簾。
.....
九九年,張七思二十三歲,剛剛大學畢業。在這個年代,大學升學率還不是那麼高。每一個畢業生還是有真才實學的,張七思也希望自己盡快工作,幫助家裏減少經濟負擔。
“讓我悲也好,讓我悔也好,恨蒼天你都不明了。。。”畢業之後,張七思才發現,現在畢業生的工作並不是那麼好找。對一個農村出身的孩子,沒有關係,很難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最終,張七思隻得在家附近一家糧食廠找了一份普通的管理工作,月薪1200元。
張七思家庭生活條件並不好,自小爺爺奶奶身亡,父親又在他十六歲的時候因病去世,現在家中隻有母親一人,靠打零工,支撐著這個家,資助著張七思讀完大學。
張七思家在郊區,房子是60年代的老房子,外牆全是土坯,內牆稍微好點,用青磚壘砌,房頂則是茅草,遇到大風大雨,漏水是常有的事。
工作半年,張七思存了幾千多塊錢,第一件事就是找村子裏的泥瓦匠將房頂換新了一遍。
在倒騰家具的時候,張七思從一個老式抽屜裏發現了一本線裝書,線裝書淡黃色,書麵鋪滿了灰塵,張七思將灰塵清理幹淨,發現圖書竟然沒有任何損傷。打開書本,更驚奇的是,頁麵是空的,沒有任何字跡。
張七思感到非常納悶,與其說是書,不如說是數百張紙。張七思問了母親,母親也毫無知情,不知是哪一代流傳下來的。
張七思試了試書頁,頁麵不知什麼材料,竟然堅韌無比,書邊有毛刺,一不小心,張七思手指竟然被劃傷,一滴血珠滴落在書麵上。
霎時間,一片黃色光華將張七思籠罩,一股股信息滾滾入流,湧入張七思的腦海。
似一萬年,又似一刹那,張七思回過神來。
再看手中的書,封麵出現了三個大字“百妖圖”,同時,腦海中多了無數信息。
那是一篇經文:“身為神氣之窟宅,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神氣若散,身乃死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氣。即氣為神母。。。若欲安神,須煉元氣。。。氣通神境,神通慧命。命住身存。。。專心修者,百日小成,三年大成。。。”,落款是太平道主。其後還跟隨著打坐和呼吸方法。
同時,張七思感到一陣清靈氣息自天靈而入,下至丹田,又循環而起。雖然隻是弱小的一絲,張七思卻感到,無論聽力還是視力,都比以往有了質的提升。
“這是。。。”一個新時代的大學生,本身是一名無神論者,現在卻對自己的信仰產生了懷疑。
張七思試著盤膝而坐,雙腳交錯,掌心向上,眼觀鼻,鼻觀心,按照經文所記載的路線運行。一呼一吸間,體內那絲清氣竟然按照張七思的意念在行走。
“太神奇了,”張七思睜開雙眼,掩飾不住的驚喜,“太平道主?他為什麼留下這樣一篇經文?”
張七思四年的大學經曆,他依稀記得,東漢末年,張角創立太平道,主張世界太平,既無剝削壓迫,也無饑寒病災,更無詐騙偷盜,人人自由幸福。更有傳言,張角能呼風喚雨,乃是一代神仙轉世。莫非,太平道主就是他?
張七思知道這本書不普通,把書收藏在自己臥室裏,連母親也沒有告訴。每天正常上下班。晚上睡覺前,早上起床後,按照經文所記載,堅持打坐呼吸,吸收日月精華。白天空閑時間,也暗地裏背誦經文和咒語,直到倒背如流。根據經文記述,共分九層,分為別凝氣一層,凝氣二層。。。。凝氣九層,而每一層都需要達到相應的道行。
時間一長,張七思隻感到自己無論體力還是速度,都有了很大提升,體內那絲法力,也在一天天壯大。張七思偷偷的到村外,找了一塊長約一米,厚約半米的石塊,大約在三百斤左右,張七思雙臂用力,猶如霸王舉鼎,竟然將石塊舉了起來,遠遠的扔了出去。
這天晚上,張七思從抽屜中又拿出那本名為百妖圖的無字天書,張七思暫且這麼稱呼它,翻來覆去,也沒有看出什麼問題,天色已晚,昏沉中張七思睡了過去,無字天書滑落在身上。
忽然,無字天書黃光大盛,將張七思籠罩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