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過天來,還沒等黑板漆幹透,派人去請沈停風來看,他自己就帶著粼粼的車馬駛入了常家莊。
待得大家夥聚在了祠堂一碰麵,才知道他們此行的目的。
原是春耕在即,官府兌現承諾,給移民們發放糧種來了。
常家莊是他們此行的第一站,牛車裏堆得滿滿的都是官府撥付的麥種。
後麵這段時間,他們會以常家莊為據點,一點點的向外推進糧種發放工作。
至於為什麼選擇最裏麵的常家莊來開展工作嘛……
戚悅覺得他們是看上了自己等人提供的吃住環境。
畢竟肉眼可見的,常家莊在吃喝住等各方麵都比外麵的那些村落高出了不止一個檔次。
他們來過那麼多次,哪次不是心滿意足腆著肚子走的?
幹部下鄉也不能苦著自己對不對?能四菜一湯幹嘛要去吃糠咽菜!
糧種的發放有標準,每畝地給發20斤的優質小麥做種子。
到達密山的頭一年,縱使自然條件惡劣,人力畜力有限,這群勤勞的移民們也著實開了不少荒地出來。
開出來的地都是自己的,官府提供糧種,頭幾年還免稅,這種好事哪裏找去?
當然是能開多少開多少!
就連開始定好人均占地標準的常家莊,在開春之後,都有不少人家自持勞力充足新開了許多土地出來。
常仲梁也沒管他們,隻提醒走的近的幾家要量力而行。
因著耕地麵積一直在變動,所以方主簿才挑了春耕之前的這段時間,卡著點帶著人來丈量清目前各家的土地,然後根據實際的耕地麵積發放糧種。
方主簿是個幹實事的人,拜見過戚悅這個鎮山太歲後,當即就捧了厚厚的土地冊子,招呼各家的當家人集合,丈量新開的土地去了。
其他人也沒閑著,由常仲梁分配了任務。
常叔坤負責帶人將牛車上的糧種搬去祠堂廂房暫存,以及後麵的牛車安置事項。
倩娘嬸子再次出山,帶領大嬸子小媳婦們,開始忙活著做飯招待客人們。
忙完這檔子事,常仲梁叮囑戚悅招待好沈停風,就要告罪回學堂。
一群小猴崽子沒人鎮著,差點翻了天,在二進的學堂鬧騰,時不時湊過來看熱鬧就算了,常二毛個調皮的,竟然直接跑到他眼皮子底下來杵著。
這還能忍?!
沈停風卻是開口將常仲梁留了下來。
“常舉人煩請稍等片刻,此次我來還另有別事。”
他轉頭對身後的侍衛低聲吩咐了幾句,侍衛領命小跑步出了祠堂大門。
不大的功夫,侍衛就領了十幾口子人進來。
這群人有男有女,分了幾堆站定。
上包白發老者,下含黃口小兒。
有人皮膚白淨,衣裳整齊,形態從容,有人眼含熱切目光憧憬,有人畏畏縮縮,看那膚色以及一臉的溝壑就知道曾經飽經風霜。
這群人一看就像是臨時組的隊。
沈停風解釋道:“這些人俱是王爺讓人搜羅了送來的,各有本事在身,你們且看著安排,要就留下,不要仍舊由我帶走。”
隊伍裏的華發老者姓陳,是個名醫級別的人物,因為卷入了大戶人家的陰司,全家死的就剩他自己和一個七歲的名叫保住的小孫孫。
沈停風介紹說,要不是看鎮北王的麵子,人家還真不會往密山這窮鄉僻壤的來,更別說來常家莊這山旮旯裏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