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娟渾身上下檢查了個遍,既沒有傷口,也沒有流鼻血,那她的空間是怎麼來的呢?

沒錯,就在剛剛她莫名其妙的獲得一個隨身空間。

本來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可問題是她被空間通知,即將要穿越到四十年代的河南,而且隻有三個小時的準備時間。

所以她到底是應該高興呢?還是應該哭泣呢?

如果有的選擇,她寧願不要。但是現實是沒得選擇。

來不及想那麼多了,她現在隻能盡可能的收集物資。

將員工宿舍的所有物品,收個幹幹淨淨。就連雜物間都沒有放過,不管是有用的還是沒用的。

之所以這麼旁若無人的收進空間,那是因為員工宿舍隻有她一人。

這座院子原本是老板家的老房子,發達了之後,就沒再住過,閑置了下來。

老板的母親覺得好好的房子,就這麼放著,不就壞了嗎?幹脆騰出來做了員工宿舍。

說是員工宿舍,實際上也沒有人過來住。

員工宿舍又不止這一個地方,有好的地方住,誰會住這裏?用的井水不說,還沒有供暖係統,自然沒人住這兒了。

她是想圖方便省事兒,不用每天跟人家擠電梯。還有對麵就是菜市場,買菜什麼的也都方便。

全部收進空間之後,房門就這麼敞著,一會兒,她有用處。

出門向右拐,也就是她的鄰居,是一家早餐店。

提前下單五百個包子,五百個饅頭,兩百個茶葉蛋,兩百杯豆漿,兩百杯小米粥,付的全款,做好了讓店家給放在院子裏就行。

開著二手麵包車就往對麵菜市場走,因為她沒有時間去別的地方,隻能在最短的時間裏,準備物資。

她常來這裏買菜,哪家賣什麼都門清兒。

把車開到糧店,時間比較緊張,也顧不上和老板講價。直接開門見山的要了二十袋五十斤的大米,二十袋五十斤的白麵。

粗糧也得買些,四十年代的老百姓哪裏吃的起白米白麵,所以她又要了二十袋玉米麵,二十袋小米,十袋黃豆,十袋綠豆,十袋糙米,都是五十斤裝的,以及五百斤掛麵。

還要了二十桶五升的菜籽油,二十桶五升的花生油,二十桶五升的豆油。看看貨架,接著買了芝麻香油、鹽、醬油、醋、蠔油、紅糖、白糖、十三香、椒鹽、孜然粉、火鍋料各要了兩箱,最後要了一箱榨菜。

給了地址,付了全款,還多給了五百加急,要求在一小時之內送到。

本來老板不太同意的,因為時間太緊了,但是一聽地址就在對麵,立馬改口。

有錢不賺那不是傻子嗎?她可不幹那事兒,說罷喜笑顏開的忙活起來。

“吃”的搞定了,接下來就是“穿”的,所謂衣食住行,“衣”可是排在第一的位置。

這裏倒是真有一家賣布料的,說是百年老店也不為過,就是多數賣的布料有點老土,不過對她來說剛剛好。畢竟在四十年代,就算她想時尚也時尚不起來呀,一個人吃人的年代,低調才是王道啊!

一進門,就選了藍、黑、灰、綠,四種顏色的各要了十匹,這可是那個年代的特色。其他顏色的各要了兩匹,總共是一百匹布料。

馬上就要入冬了,牆上掛著現成的幾身棉襖棉褲,她也不管合不合適,都包了,讓老板一塊給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