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時節,雲中城外金黃一片。羯胡人如約而來,帶著成群的牛羊。可汗的兒子已經完全康複,騎著馬在麥田間馳騁。

\"殿下!\"劉鎬匆匆跑來,\"朝廷來人了!\"

盧奕抬頭望去,隻見一隊儀仗緩緩駛來。為首的是個身著紫袍的太監,手持聖旨。

\"楚王盧奕接旨——\"太監尖細的嗓音在麥田間回蕩。

盧奕跪地接旨,卻聽太監宣讀:\"......擅與胡虜議和,有違祖製......即刻回京聽候發落......\"

思月齡手中的鐮刀掉在地上,青芝捂住了嘴。可汗策馬趕來,怒道:\"這是何意?\"

盧奕卻平靜地站起身:\"臣領旨。\"

當夜,盧奕收拾行裝。思月齡紅著眼睛幫他整理文書:\"殿下,這些藥方......\"

\"留給孫老先生。\"盧奕將一疊藥方遞給她,\"還有這些麥種,分給百姓。\"

青芝抱著個包袱進來:\"殿下,這是百姓們連夜趕製的幹糧......\"

盧奕搖頭:\"留給更需要的人。\"

黎明時分,盧奕踏上歸途。百姓們自發聚集在城門口,老農捧著把麥穗:\"殿下,這是第一茬麥子......\"

盧奕接過麥穗,別在腰間:\"等我回來。\"

馬車駛出十裏,突然停下。盧奕掀開車簾,隻見可汗帶著部眾攔在路上。

\"你這是......\"盧奕疑惑。

可汗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我願隨你進京,為你作證!\"

盧奕正要勸阻,遠處又傳來馬蹄聲。思月齡帶著孫思邈、劉鎬等人趕來:\"殿下,我們一起去!\"

京城,太極殿。

皇帝高坐龍椅,冷冷看著殿下的盧奕:\"你可知罪?\"

盧奕正要答話,殿外突然傳來喧嘩。太監慌張跑來:\"陛下,城外......城外來了好多胡人......\"

皇帝大驚:\"胡人犯邊?\"

\"不是......\"太監結結巴巴,\"他們說是來......來送麥子的......\"

皇帝登上城樓,隻見城外黑壓壓一片。可汗帶著數萬部眾,趕著成群的牛羊,車上滿載麥子。

\"陛下!\"可汗用生硬的漢語喊道,\"這些麥子,是楚王教我們種的!\"

思月齡帶著百姓們跪在城下:\"陛下,楚王無罪!\"

孫思邈顫巍巍舉起藥方:\"陛下,這是楚王救人的證據!\"

皇帝望著城外金黃的麥浪,突然笑了:\"好一個楚王!\"

盧奕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金黃的麥浪,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這一切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努力,更是無數百姓、部眾、醫者、將士們共同的心血。

皇帝的笑聲在城樓上回蕩,盧奕卻不敢有絲毫鬆懈。他知道,皇帝的“好一個楚王”背後,或許隱藏著更深的意味。

“陛下,”盧奕上前一步,拱手行禮,“臣與胡人議和,實為邊境安寧、百姓生計著想。胡人並非不可教化,若能以誠相待,他們亦可成為我朝的子民,為我朝耕種、放牧,與我朝百姓和睦相處。”

皇帝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在盧奕和城外的胡人之間來回掃視。他沉吟片刻,緩緩道:“盧奕,你可知朕為何召你回京?”

盧奕低頭答道:“臣不知,但臣願聽陛下教誨。”

皇帝冷哼一聲:“你與胡人議和,雖是出於好意,但朝中大臣多有非議。他們認為,胡人狼子野心,不可輕信。你此舉,未免太過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