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
HN省SQ市SS縣第三高級中學
李然是個高二的學生,是個普通的學生;學習成績一般,個頭一般,穿著一般。就是在學校裏容易被人忽略的那種學生。
李然有個好朋友叫田亮,其實也是發小,更是多年同班同學。田亮是李然外婆家鄰居,李然在外婆家長大,按外婆家輩分來算,李然還要喊田亮舅舅,不過小孩子的世界,是沒有輩分這一說的,李然從記事起都沒有喊過田亮“舅舅”,都是直呼其名,不但不喊,還和田亮開著各種沒大沒小的玩笑。
比如:一起去河裏遊泳,李然說:“田亮你小心點,別被水嗆到,我水性也不好,可沒辦法救你。”然後他們開始橫渡那條河,遊到一半,田亮的腿抽了筋,全身就失去了平衡,往下沉,那河水直灌田亮的口鼻。一連嗆了好幾口。李然發現了田亮的情況,趕緊遊過去,用一隻手扯住田亮的衣服,然後向河邊遊去。到了河邊很久田亮才緩過勁來。
還有次下學後,李然和田亮比賽翻跟鬥,李然很順利的就翻過去了,然後輪到田亮,李然說:“你小心點,別碰到腦袋。”話還未落,田亮就開始翻,腦袋頂到了地上,頓時暈了過去,李然在他耳邊喊了好久,田亮才醒過來。
李然從外婆家拿了兩瓶薄荷水,聽人說:薄荷水有花露水的功效。李然沒有多餘的錢買花露水。就讓外婆熬薄荷做了幾瓶薄荷水。想著放學後,回自己家,自己家院裏蚊子比較多,抹在身上預防蟲蚊叮咬。
田亮看見後,就問:“你拿的是什麼酒啊?”李然說:“這個可是好東西,清涼解暑提神。”
田亮:“給我看看。”
李然:“這個可不能喝,不然你會拉肚子的。”
田亮接過後,咕咚咕咚喝了兩大口。指著李然說:“怎麼涼涼的有種薄荷的味道。”上午四節課,每節還沒下課,田亮都想往衛生間跑。
到了上高二這一年,李然和田亮已經做了三年的同班同學,六年的同學,所以彼此非常了解。田亮都害怕上了李然的那張嘴,如果他們在一起玩的時候,感覺到李然要說不好的事情,田亮都提醒李然打住......
這天下午放學,到了吃晚飯的時候。李然是寄宿生,也就是平時除了周六,周日,平時吃住都是在學校的。學校食堂隻有一家是賣饅頭的,和很多家賣菜的,具體也不能說是“賣”,大家都是從家裏拉來小麥,然後用小麥換饅頭票和菜票。到了吃飯的時候,就拿著飯票和菜票來換饅頭和各種菜。
李然拿著飯票來到饅頭窗口,把兩張票遞過去,銷售員接過票,把票放進票箱,然後去拿了一個饅頭給李然。
李然說:“師傅,您拿錯了,我給您的是兩張票。”
銷售員說:“你給我是一張票啊!”
李然本來想爭論,但看後麵很多人在排隊,有些還是一個班級的,十七八歲正是愛麵子的時候,不想爭論。那時候沒有監控,說不清楚。李然轉頭走去,嘴巴碎碎的說句:“我少吃一個饅頭,全當省下來給你買藥吃吧。”
李然平時都是一頓吃兩個饅頭的,所以每次出來吃飯時,都是拿兩個飯票,一個菜票。本來想回去再拿一張飯票的,但教室離餐廳有好幾百米,還在三樓。向其他同學借一張吧,在李然的了解中,大夥和他一樣,都是吃幾個饅頭拿幾個飯票。罷了!李然摸了摸未被填飽的肚子,心情糟糕的思緒,揮之不去。挪著不甘的身軀向教室去上晚自習。
早已饑腸轆轆的李然,上完兩節晚自習,就衝出教室,想到校門口的小商店去買點東西充饑,不吃點東西恐怕難以入眠了。注:晚自習後餐廳是下了班關了門的。李然剛來到超市門口,就聽見有人議論:“賣饅頭的老張真倒黴,為了下班後給他媳婦搞個雞湯帶回家,剁雞的時候把自己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給剁下來一半,在鎮衛生院縫的針,估計要好久不能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