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在患得患失之間,也不在意何時成婚。

黃之桐這邊看起來一切順利,可是趙西漫那邊就不那麼愉快了。

杜守恒在趙家的那一架,盡管趙西屏拜托大家不要閑言碎語,可還是慢慢的發酵起來。

浦城街頭巷尾都傳言:趙家寡妹,還在守孝期間便已勾搭上國公府的未婚公子。

惹得國公府的公子怒發衝冠為紅顏,當街與前來求親的朝廷命官大打出手。

有人傳,國公府的公子就是為了她才來的浦城。

更有人傳,他們早就在外麵置宅偷情了,趙家寡妹經常出入城中一片普通百姓的住宅。

京城貴女、年輕的寡婦、富家公子、私宅、偷情,這些勁爆的關鍵詞一出,傳八卦的人立馬亢奮起來。

到後頭越來越離譜,連私生子都出來了。

甚至有人信誓旦旦,他們婚前就已經勾搭上,不然怎麼新婚的丈夫出門就摔死了。

任黃之桐平日裏再是個對流言蜚語不屑一顧的人,聽了也忍不住震撼,佩服造謠者的想象力。

而她們兩人的成衣鋪子,被不少閑散人圍著指指點點。

黃之桐的住所,本是個清靜的地方,一條巷子就兩戶人家走道,之前那家沒有居住,後來也被她買了下來。

進出都是她自己人,還都是馬車堵住大門上下車,外人幾乎看不到來去的是誰。

即便這樣,還是被好閑的人八卦到了,真正的“人肉搜索”啊。

甚至於大暑外出買菜時,還被人有意搭訕,來打聽院子裏住了誰。

對付謠言,要麼辟謠,要麼棄之不理,要麼用另一個熱度更大事件來遮蓋眼前的。

可是暫時沒有。

關鍵此時杜守恒還不在浦城,被謠言中傷的隻有趙西漫。

從工地回來後,黃之桐去看望了趙西漫。

黃之桐還遮遮掩掩的,沒想到趙西漫早已知道外麵都有些什麼流言,

她苦笑道:“早就說了不是嘛,這不是簡單的事兒。

如果我是個未婚姑娘,不過是一段青梅竹馬的佳話;

如果我是個普通人家的寡婦,最多是為了生計不得不嫁人謀生;

可我是官宦人家的寡婦,就是不安分的蕩婦,勾搭年輕公子,還是富貴人家的公子。”

黃之桐不願她胡思亂想:

“人嘴兩張皮,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你又不能控製他們,何必理會他們,徒增自己的煩惱呢。

怎麼活著由自己做主,又不是由別人的嘴巴做主。”

“也就是你了,怎麼都有理。

我嫂子都已經來陪我哭過一場了,說她不該請百日宴,不該讓她姑姑一家進門。”趙西漫歎氣道。

“這又何必。”對趙大嫂子的行為,黃之桐不好多說什麼。

“怕我和哥哥以為,謠言是他姑姑家傳出來的吧。其實那天那麼多人,誰的嘴巴沒有縫呢?

何況是這種花邊新聞,怕是比皇上的聖旨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