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出入證(2 / 3)

“月份還小,沒呢。”提到孩子,林嬪露出柔軟的微笑。

輕輕摸了一下林嬪的肚子後,恭嬪正經說道:“知道你好性子,但你也別不聽,你現在懷孕,那個柔美人還是少理會。我瞧著她假惺惺的,看著就不是個善良之輩。”

林嬪溫言笑道:“柔妹妹沒你想的那麼壞。”

“你啊,算了,我也不說了,你心裏明鏡似的,我說多了反倒覺得我在挑撥你們之間的關係。”恭嬪收回手,悶悶不樂。

林嬪訕訕一笑,拉過她的手,親昵道:“好姐姐,我聽你的就是了。”

欣貴人離開紫玉堂後,慢慢的往自己的歸雁廳走。

她身邊的宮女見主子悶悶不樂,道:“主子,反正都出來了,咱們在這禦花園逛逛吧,說不準還能遇上皇上呢。”

欣貴人苦笑道:“這個時間皇上都在處理朝政,怎麼可能在禦花園遇到皇上呢。”

遇上了又怎麼樣了,她這姿色也留不住皇上,宮裏的美人何其多,憑她自己是不會讓皇上記住的。太後……太後那她努力的好長一段時間,都不見什麼起色,太後對她確實是和顏悅色,慈愛得很,隻是除此之外並無其他。

寧昭媛那樣的殊榮,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到,難道是她抄寫的佛經不得太後意嗎?應該不會,她看得出太後還是喜歡她那些手抄經的。可問題出在哪兒呢?

欣貴人慢慢走著,一邊思索,乍然聽到旁邊的宮女說道:“主子,許嬪和柳良人。”

頓時,欣貴人一驚,微一凝神,才抬頭望向前方,許嬪他們已經走過來。

欣貴人給許嬪行禮,柳良人給欣貴人行禮。

許嬪微微一笑,漫不經心問道:“怎麼就欣貴人一個人在這兒,沒見到林嬪和恭嬪?”

柳良人婉轉一笑,嬌聲道:“許姐姐忘記了嗎?林嬪姐姐如今有孕,哪能隨意出門呢。恭嬪姐姐和林嬪姐姐親如姐妹,這會兒怕是正陪著呢,就不知道欣貴人姐姐怎麼會一個人在這兒?”

許嬪‘哦’了一聲,嘲諷道:“還以為是三人姐妹情深,沒想到她們獨自將欣貴人撇在這兒,可真是不厚道。”

柳良人嬌笑道:“恭嬪姐姐和林嬪姐姐都是名門貴女,定然不會做下此番棄人不顧之事,是不是欣貴人姐姐有什麼急事?”

聽著許嬪和柳良人一唱一和,話裏話外都是諷刺,欣貴人心中慢是屈辱與委屈,咬著下唇,朝著許嬪福了福身子道:“臣妾身子有些不適,現行告退了。”

“欣貴人身子弱,還去看望林嬪,要是林嬪的胎染上了欣貴人的黴氣,那可就不好了。”許嬪涼涼說道。

欣貴人臉色一白,頭更加低了。

柳良人‘嗬嗬’一笑:“欣貴人姐姐許是勞累,多休息休息就好了。”

看著欣貴人一副小白兔受驚的模樣,許嬪心情瞬間變得不錯:“身子不爽就回去待著吧,免得將晦氣傳染給別人。要不要給你傳個太醫來看看嘛?”

“多謝許嬪姐姐,不用了。”

“既然病著,那繡帕就緩緩吧,你無事也少出門了,養好身子再給我繡幾個香囊。”

“是,臣妾告退了。”欣貴人再次福了福身子後快步離去,眼淚蓄在眼眶,頃刻而出。

微微眯眼看著欣貴人離去後,許嬪冷冷‘哼’了一聲:“不過是個小門小戶出身上不得台麵的貨色,還真以為林嬪和恭嬪把她當姐妹了。”

柳良人家世也不出眾,聽了這話心中一怔,眸光一閃,轉而笑道:“許姐姐別為了這種小事生氣,不值當。”

說罷,兩人也慢慢離開。

柳良人與許嬪分開之後便回了素雅軒,斜倚在軟塌上,她輕輕閉上雙眸。

今日許嬪說欣貴人的那句話讓她感到心涼,本以為這麼久的相處,許嬪應該會顧及到一點她,可卻事與願違。搭上許嬪這條路,她也是迫不得已,三個嬪位當中,恭嬪與林嬪交好,但她們素來不喜歡她這張相貌妖豔的麵容,話不投機半句多。

再者是宋婕妤和李容華這兩個人,她們一個是賢妃宮裏的,一個是德妃宮裏的,而她偏偏又是莊妃宮裏的,她位份太低,完全不敢挑釁莊妃。

這次進宮的人當中,就數她的位份最低,雖然被分在莊妃的承乾宮中,看似恩寵,可其中辛苦隻有她自己知道。

初見莊妃時,她也以為莊妃是無害的,柔弱的,善良的,隻是之後她才知道那一切都是假象,莊妃確實柔弱,但手段卻狠辣。每次她侍寢,莊妃總會不留痕跡的將皇上留在她那裏,導致皇上來她這兒的次數其實並不多,這些旁人別人其實都不知道,她也是有苦難言。

莊妃這次懷孕,她暗自算過日子,正是那次莊妃將皇上從她這兒攔走的那一次。每每想到莊妃肚子裏的那個孩子,她都暗恨不已,若是那天皇上留在她這兒,那麼懷孕的不就是她了!

痛恨已無用,莊妃懷孕已成事實,她現在可以趁此機會讓皇上多留宿她這兒,她就不信莊妃仗著有孩子還要將皇上留宿。而且皇上留宿她這兒,對莊妃也是有用的。

寄暢園。

子曰給安安喂完奶後,安安精神頭不錯,子曰便拿起撥浪鼓輕輕搖著吸引安安的注意力,母子倆在床上玩了一會兒後,子曰又將安安抱起來,在房間裏來回踱步。

多半的時候都是指著房間裏的擺設告訴安安那是什麼,盡管安安現在還聽不懂,子曰覺得這也是一種交流。每次遇上安安感興趣的東西,子曰都會讓他多玩玩,多看看,順便還給他解釋那是什麼東西,有什麼作用。

這樣做的回數多了,安安也是興奮的咿咿呀呀的回著,聽到聲兒的人還真以為這娘倆在說話呢。

有一次皇上來時就見到子曰這般,而看到兒子確實與人多互動,難得的讚賞了子曰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