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冒冷汗(3 / 3)

子曰揉著額角點點頭,魚服便放下薄紗床帳,之後子曰便聽到一陣腳步聲,隱隱見到一位太醫進來替她把脈。

探完脈後,太醫隻是說並無大礙,讓情緒不要波動過大,好生養著便可。

子曰便沒有急著讓太醫離開,悠悠道了一句:“近來胃口甚好,點心、膳食吃了不少,也怕了積食,太醫方才可診斷出什麼?”

太醫心中一驚,麵色一僵:“貴人且放寬心,貴人的身子並無大礙,隻是是藥三分毒,微臣待會兒寫下一些助消化的藥膳,平日兼著膳食用便可。”

子曰點點頭後,便讓魚服送太醫出去。

送走了太醫之後,魚服和李嬤嬤挽起床帳,隻見李嬤嬤拿出一個淡綠色的瓶罐,外觀小巧玲瓏,加之顏色淡雅,好看極了。

李嬤嬤打開後便有一股幽香飄揚:“太後知道主子額頭受了傷,特意賞給主子的,這東西名貴,擦了絕對不會留下疤痕。老奴給您擦一擦吧?”

子曰點點頭允了。她早將避難丸幻化成一個銀色的戒指戴在左手食指上,上麵刻著淡淡的紋路,近看時十分好看,銀戒沒有發出警報,代表這東西對她是無害的。

擦完藥後,子曰半睜著眼勉強微笑道:“嬤嬤替我去一趟康壽宮,也好讓太後安心。”

李嬤嬤能這麼及時的拿出這藥膏,表明是不會瞞著她什麼,這件事她雖然是重要的角色,但要依靠的唯有太後。隻是方才那一會兒功夫,怕是李嬤嬤也沒能說清楚。

笑著應了一聲,伺候著子曰睡下後,李嬤嬤才與魚服離開寢室。

李嬤嬤到了康壽宮後,太後便屏退左右,隻留下心腹之人,李嬤嬤將今日茗慈宮之事巨細無遺的講訴了一遍。

太後心中一沉,重重的歎了口氣:“哀家的好姐姐,真是打得好算盤!”最後那幾個字幾乎是從牙縫裏蹦出來的,可想而知太後有多動怒。

一旁的明嬤嬤趕緊上前撫著太後的後背,道:“太後息怒,好在寧貴人是個聰慧的,隻是懷著身子還受了些皮肉之苦,真是可憐。”

太後這才想到,問了李嬤嬤一句:“太醫可去看了?怎麼說?”

李嬤嬤道:“隻是受了些驚嚇,囑咐情緒不宜過大,並無大礙。”微微歎了口氣,才道:“也是寧主子平日裏身子就好,若是換成那柔弱之人,早就嚇得魂都沒了。”

太後讚賞的點點頭:“她確實從未讓哀家失望,哀家賞些東西,待會兒一並帶回去吧。”停了停,太後肅然問道:“你這樣出來,可遮掩了?”

李嬤嬤心下一頓,忙道:“太後無須擔心,寧主子想著她請了太醫,定瞞不過太後,這才命奴婢過來讓太好放心。”

太後安心的點點頭:“回去好生照料著,切不可出了什麼紕漏,缺什麼隻管來跟哀家說。”

李嬤嬤笑著點頭應是,還說著寧貴人好福氣之類的話。

明嬤嬤也適時的說了一句:“寧貴人一慣讓人放心,也不枉太後偏愛了。”

太後笑了笑,沒再說話,表情卻是明顯能看出,讚同著明嬤嬤的話。

太醫離開寄暢園後,宮裏的人便都知道,寧貴人打從茗慈宮一出來就請了太醫,可聽到是因為積食才請的太醫,眾人也就沒當回事了。因為寧貴人懷孕後頂能吃,這是宮中人都知道的,她們起初都想著是不是在茗慈宮發生了什麼。不過這件事也成了宮中一個笑話。

給寧貴人診斷的那太醫剛回到太醫院後,就被人幾次三番的套話,臨行前寧貴人的那番莫名其妙的話讓他心驚,又聯想到寧貴人去過茗慈宮,他更加不敢說出實情,順藤爬杆的就告訴別人,寧貴人隻是吃多了,積食。而脈案上,他本就沒給寧貴人開方子,寫的當然也是積食,還附上了幾道藥膳。

太後是知道實情的,得知這個謠傳後,越發的讚賞子曰了。隻是心中也出現了一絲隱憂,這樣一個人,若是她抓不住,那就是害!可想到李嬤嬤所說,她也不是很擔心這個隱患,子曰是向著她的,她不必擔憂。

趙凰淩先頭聽到的是太醫的話,不禁失笑這個寧貴人還真的能吃,居然吃到請太醫,太寶氣了。同時也挺懷念那晚一起用膳時的氛圍,連日來,他忙著朝政一直未曾踏入後宮。聽到這個趣事後當即賞了好些東西到寄暢園,隻是隨後魚服的彙報讓他沉默了一會兒,又添些東西賞去,心中又刷新了對寧貴人的印象。

或許母後說的對,他不該拿有色的眼光去看待寧貴人,這個女人,就他所知的這幾回,確實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略略一笑,他當即給寧貴人升了位份寧容華。理由當然充分,孕育皇嗣有功。

皇上這個舉動,太後自然是高興的,升了位份又有金銀入賬,子曰也是高興。她想過皇上為什麼抽風給她升位份,自能是因為今天的事情,她開始陰謀論了,難道皇上十分不喜聖慈皇太後?所以今天她拒絕了聖慈皇太後,皇上覺得她挺識相的,所以一高興,給封了位份?當中理由沒想通,她也不再想了,升了位份總是好事。

可是除了這兩個人高興外,其他妃嬪一律都不怎麼高興。哦,當然還有個除外的,貴妃看戲的興頭越來越足。除了寧容華這個半路殺出來的平步青雲,而她期待已久的選秀也已經悄悄拉開帷幕!

子曰對選秀是有些興趣的,能親眼觀摩這麼挑選美人,她肯定興奮啊,看了那麼多小說,如今場景再現,當真的心動啊。隻是她的位份和現在的身體狀況,無法容許她去現場觀看。

選秀開始後,最為熱門的事情就是哪家的秀女才貌出眾,哪家的秀女婀娜多姿,哪家的秀女多才多藝等等。子曰也隻能跟著八卦一下過下幹癮,什麼都做不了。

子曰也不光是八卦,這些人可都是潛在的敵人,不是有句話說的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嗎?而且這次選秀,有些家世高的,怕是進宮位份就得在她之上了。

這屆秀女之中,子曰聽得最多的就是一位名叫林靜好的秀女,傳聞是容貌甚美、性子柔媚,更有甚者說此女乃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詞。子曰也問過林靜好的家世,她的父親是文臣,比起宮裏賢妃的父親官職還高上一點,這進宮可是不得了啊。

其次是傳聞愛慕皇上,年方十八還等著皇上的江姓女子,這次選秀可不就是巴巴的來了,年紀剛好達到最高上限。聽說,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人,隻是家世卻不夠顯赫。

還有一人也是尤為引人注目,那就是聖慈皇太後一族的一個秀女,算起來也算是聖慈皇太後的侄女,隻是關係可能就沒有皇後那般親了。

再者都是些零碎的信息,子曰不能表現出大的樂趣,隻是偶爾無聊了和魚服還有李嬤嬤說說,也不能問得太多,免得她們會猜想她是不是有什麼別的想法。

十天的初選過後,隻留下了百餘名秀女,複選後,隻剩下四五十人,而這些人,便是要住在宮中住上一個月,學習宮中禮儀以及宮規,最後由皇上、太後、貴妃們一齊選出。

因為選秀,宮裏的妃子們都將目光瞄上那些秀女,寧容華縱然懷孕,但出身擺著那,翻不起什麼花浪。可那些秀女就不同了,有些家世顯赫的不得不提前提防。

浩浩蕩蕩的初選和複選過後,宮中看似平穩了下來,子曰也沒了每天閑話的動力,而她的肚子也已經四個多月了,圓圓的顯懷了。子曰早早的就準備好了胎教的書籍,每天都會按照書上說的運作一番。

李嬤嬤見過懷孕的,但沒見過這麼能折騰的,直到太醫來診脈說是無事,且孩子很健康後,她那提起的心才放回肚子裏。

魚服沒有生養過,也沒見過孕婦,對子曰說的都感到新奇,每天不亦樂乎的圍著子曰轉悠,看得李嬤嬤總是無語搖頭,這兩個人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宮裏人多了,雖然那些秀女不能隨意亂走,但太後還是囑咐子曰近期多待在寄暢園,無聊就來康壽宮,免得在外麵走動時,被某些不長眼的人給衝撞了。

子曰當然的應下了,而且也知道太後說得是誰,聖慈皇太後的那個遠方侄女大約是被家裏慣的,或者是仗著自己的家世,進宮後刁蠻任性,雖然少在人前表現,懂得遮掩,但有些事情還是會傳到太後耳中。畢竟這個許天嬌可是對手的侄女,不管親不親,同是一族卻是不爭的事實,多加防備是必須的。

太後對皇上選擇何樣的女人基本不會幹涉,隻要那些女人不觸摸到她的底線,她都不會去管。當然,在宮中多年,什麼手段她沒見識過,對這些女人自然的不會有太多的好感。

子曰在太後眼裏算得上意外,也算不上。子曰本是她偏愛的宮女,因緣際會之下才成了兒子的女人,冊封後子曰的一言一行都在她眼皮底下,她很欣賞子曰的識時務,也喜歡她那顆從未改變的心。在她心中,子曰和那些臣子的女兒是不一樣的。

秀女不管家世顯赫還是低微,她們都是家裏送進宮為得到權勢的工具,在起點上,子曰的身家單純就更勝一籌。論眼緣,那些披著美麗表皮的秀女,太後一個不了解,就算了解,進了宮也會變得腐朽。而她早就習慣了子曰的伺候,如今子曰周圍伺候的更是她的人,她絕對放心。

皇帝擁有三宮六院,太後無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女子給兒子當妻子,因為皇後必須家世顯赫,能成為皇上朝政上的一大助力,但她能從中挑出一個自己喜歡的,慰藉她作為一個母親的心。無疑,子曰是個好人選,家世並不是她看中的,而是心性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