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公子,你,你言重了。您,您的這個吩咐,小,小的一定把紅姑娘帶到,您放心處理繁忙的公務去便是,小的不會讓二公子您麵上無光的。小的辦事,二公子您把心揣進肚子裏便是。”家丁小柱子,聽到自家二公子非常罕見地對他如此的好言好語,一時半會兒的功夫,竟然讓他不知所措起來。待他怔了片刻後,緩過神來,躬身拱著手,囁嚅著答應道。
得了李世民的吩咐後,家丁小柱子,見到紅拂女一副心急如焚的樣子,趕緊點著頭哈著腰,在前方帶著路,把紅拂女以及侍候在左右的丫鬟青兒和紅兒,一路引領著她們向著李靖所在的住處的方向行去。站定在原地的李世民,目送著她們這一行四人漸行漸遠,最後消失在他的視線裏之後,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捶胸頓足了一番後,向著自己的住處大步行去。
接下來的這幾日,李世民便安排他的四弟李元霸,帶著他寫好的“招賢納士”的布告,以及李淵的親筆信,帶上十幾個身手不凡的兵丁,騎著十幾匹快馬,在三日的光景之內,探訪便了山西境內大大小小十餘個府縣,並把李世民所寫的布告和李淵的親筆信都轉交給了當地的府縣大人。
於是乎,在整個山西境內,立馬刮起了一股“用錢糧換官職”的風來。不過,這些手中握著錢糧的地主老財們,想破天也沒有想到,他們所用真金白銀和顆顆飽滿的糧食,所換來的官職,在官府的常設機構裏根本就不存在。但是,聽說這是當今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唐國公的二公子李世民,他可是擔任著可以自由出入皇宮禦書房的四品官職,這也是以前他們從未聽聞過的官銜,卻真實地存在著。
這個布告的杜撰者恰巧就是如今風光無限的李世民本人,又有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的官印,不得不由那些自以為見多識廣而又深諳世事的地主老財們,對於布告之上所羅列的那五個等級的各種員深信不疑。由此可見,他們李家在山西的威望可見一斑。
官癮一旦犯起來,就如同吸食大yan和鴉pian,即便你是想戒也是戒不掉的。而且,自古以來,把人的等次分為以“士農工商”而論。雖然地主老財們,他們最不濟也是家產萬貫,最低有良田幾百畝,有三進三出的大宅子,有妻妾成群的女人,富甲一方的人在山西也大有人在。以至於在清朝時,晉商幾乎成為了當時整個中國商人最有典型和代表性的一支地域性的商人集群。
而話又說回來,在當世,隻要你是商人,即便你富可敵國,也是被一個家徒四壁的清苦百姓瞧不起的。尤其是在秉承著“君子固窮”的讀書人那裏,更是把經商之人視為洪水猛獸。
因此,現如今,隨著李世民所在整個山西境內的十餘個大大的府縣張貼的“招賢納士”的告示,讓處在社會等級低垂的商賈們見到了高人一等的希望。他們積極踴躍的程度,大大地超過了地主們。
又過了七日的功夫,從各地呈報上來的情況來看,李世民粗略估計了一下,加上太原府從參加評比者繳納的錢數,足足有了十萬貫之舉。這在還從未見過如此多錢的李世民眼中,當他見到自己核算出來這個數字時,一下子就瞠目結舌了。在他的眼裏,這簡直就是一個令他不可思議、思議不可的天文數字。看著如此多的錢,起義的軍餉這下有著落了。
除了十萬之巨的軍餉之外,在這七日之內,在整個山西境內參與“招賢納士”的地主商賈們,共計繳納了二十一石糧食。僅僅在太原一地,地主商賈們就共計繳納了十萬石的糧食,幾乎占到了總糧食數目的一半。其中,排在第二位的便是潞州,共計籌集了三萬石的糧食。至於山西境內的其他府縣,若是單個來算的話,至今還沒有一個府縣能夠突破一萬石的大關。
當挑燈夜戰了一個通宵後,李世民才核算出了上述的統計數字。由他親手挑選以前跟著李世民的親信委派到各府縣主管此次“招賢納士”的評比活動。因此,他們呈報上來的錢糧數字跟實際的情況應該不會有踢太大的出入的。當李世民統籌完錢糧的數據後,他看著自己書寫的十萬貫錢和二十一萬石糧食,這兩個數據,還是令他大感意外,因為這才隻是十天的功夫,去掉先前被他睡過頭浪費的一日,接下來,還將有九日的功夫。
若是照此一片大好而又節節攀升的形勢發展下去的話,在這九日裏又是評選活動的最後衝刺階段,相信錢糧多而官癮上來後傻得冒泡的地主商賈們,為了能夠最終爭得更高等級的官職,定然會互相比拚一番。如此一來,保守估計,籌集到的錢糧也能夠跟前十日一樣多。這還隻是保守的估計,若是大膽猜測的話,可是上不封頂。最終的結果,自然是難以估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