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朝
太和五年
這日傍晚,皇帝在紫宸殿設宴,款待由南疆上京平南王世子謝辰和永平郡主謝雅。
沈沛兒頂著謝雅的臉,隨謝辰一路進了紫宸殿,叩拜了帝後之後,一一見過到場的宗室,包括帝後的兩個嫡子。
太子李晏山是皇後的嫡長子,五官英朗,但神情冷峻,端的是儲君的矜貴,見之可敬不可親。
而他的弟弟榮王李晏安看上去卻親切很多,他的五官相較太子更加柔和,臉上也帶著討喜的笑容。隻是可惜,他的左眼瞎了,三年前李晏安在府上大宴賓客,喝醉之後不慎落水,左眼磕到了水中的岩石,流血感染,自此就瞎了。
當然這是對外的說法。
沈沛兒看著他那隻套著眼罩眼睛,心中一陣冷笑,他那隻眼睛,是她親手戳瞎的。
三年前,沈沛兒還是宰相沈淮方的庶女,她的生母是個胡姬,在她六歲時就死了。她在相府中無依無靠,是個人都可以踩她一腳。皇帝下旨給她嫡姐和榮王賜婚,她的父親和嫡母把她當做陪嫁的侍妾,一並送進了榮王府。她就此踏進了那吃人的魔窟。李晏安人前是謙謙君子,是玉京城萬千少女的夢裏人,人後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惡魔。她進榮王府的第一日,就被李晏安折磨得不成人樣。後來又發生了很多事,她終是戳瞎了李晏安的一隻眼睛,逃出了那不見天日的地方。
這三年來沈沛兒沒有一天忘記在榮王府所遭受的屈辱,她隱忍蟄伏,為的就是有一日能手刃李晏安。一隻眼睛哪夠呢?沈沛兒的腦海裏閃過過往的種種,這次回來,她要李晏安償命!
即使心中恨意滔天,沈沛兒的麵上卻一點不顯,微笑著向李晏安行禮,舉止端莊、落落大方,一絲一毫都挑不出錯處。
宮宴開始,在場的賓客落座。絲竹管弦聲起,舞姬們翩翩起舞,如同一片片輕盈的花瓣,散落在大殿裏。一時間大殿上觥籌交錯、勸酒暢飲好不熱鬧。
宴會到了高潮,太子起身向帝後行了一禮說道:“今日難得相聚,兒臣想吹奏一曲《太平曲》,一為歡迎世子郡主遠道而來,二來我大梁這些年海晏河清,百姓安居樂業,全仰仗父皇的勵精圖治,兒臣願奏這《太平曲》獻予父皇。”
皇帝頓時來了興致,皇後也趁機對他說道:“《太平曲》甚好!這曲子是樂聖為大梁開國所創,老鎮國公當年在開國大典上合著《太平曲》為太祖和三軍將士們親自表演了一段劍舞,流傳至今。今日若隻有山兒演奏,未免太單調了一些。永平郡主出身將門,臣妾聽說她自幼習武。依臣妾看,不如讓永平郡主和山兒合作一曲,以賀陛下治下的盛世?”
說到這裏,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沈沛兒的身上,謝辰也慌張地看著她。若是真正的謝雅,表演一段劍舞是小事一樁。可是沈沛兒出身相府,哪裏會舞刀弄劍?
此時沈沛兒安慰般拍了拍他的手,給了他一個篤定的眼神。然後不慌不忙地起身,接過了內侍遞來的劍。
李晏山的笛聲響起,沈沛兒如遊龍一般優雅地舞動起來。自她逃出榮王府的那一刻她就知道,她還是太弱了,不然不會隻戳瞎李晏安的一隻眼睛。這三年來她跟著姚清苦練武功,為的就是他日有機會能對李晏安一擊斃命。想到這裏,她手腕一轉,提劍直指李晏安而去,大殿上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眼看著劍鋒離自己越來越近,李晏安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恐懼。沈沛兒在劍鋒離李晏安隻有幾寸的地方突然收回,一個躍身輕盈地回到大殿中央。隨著曲子進入高潮她的一招一式也更加淩厲,如疾風、如閃電。在場眾人的目光都不自覺地被她吸引。一曲終了,沈沛兒挽了一個漂亮的劍花,將劍收入鞘中。
“精彩!”
最先喝彩的是壽王世子李晏江,他今年隻有十七歲,還是個半大的孩子。
緊接著,紫宸殿裏掌聲四起,皇帝更是龍顏大悅,大手一揮賞了一大堆東西。
沈沛兒謝過禮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謝辰低聲說道:“想不到沈姑娘還有這一手功夫。”
沈沛兒回道:“和世子還有郡主比起來,我不過是花拳繡腿而已。”她看了一眼李晏安,又說道:“不過手刃仇人,應當是足夠了。”
這時,一陣清脆的笑聲引起了眾人的注意,沈沛兒循聲望去,隻見高坐上的皇後抬起手,她用那寬大的繡著繁複的纏枝蓮紋的袖子遮住了嘴,她湊到皇帝身邊,卻用全殿的人都能聽到的聲音說道:“陛下,剛才永平郡主和山兒合作的《太平曲》實在精彩!二人初次見麵卻能合作地如此天衣無縫,臣妾想著莫不是天作之合?”
皇帝看著沈沛兒不說話,臉上卻是十分滿意的神色。
皇後瞧著他的臉色,又進一步試探道:“東宮側妃的位置懸置多年,依臣妾看,永平郡主無論家世、模樣、品行都合適,難得她和山兒又這麼相配,今日家裏人齊聚一堂,不如陛下趁此機會為兩個孩子下旨賜婚?也算是喜上加喜。”
眾人的目光都向沈沛兒集來,謝辰的神情卻變得嚴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