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值與不值(1 / 2)

這位美人自然就是孫娘子了,相互介紹姓名身份的時候,薛文自然引不起什麼興趣,等到崔源時,立時眼眸一亮,認真打量了對方幾眼。

崔源被瞅的有些飄飄然,還好出身名族的他,養氣功夫不錯,總算沒有失態。

倒是蕭鉦從一坐下開始,就反複盯著蕭逸,神色有些古怪,就覺得這少年長相似曾相識。

端起丫鬟獻上的金橘****茶,蕭鉦搖搖頭,揮去腦海中的疑惑,說道:“某乃是京城蕭家出身,還未行過成人禮,如今在國子監讀書。”

孫娘子頓時吃了一驚,沒想到這位青年竟然是蕭家嫡子,能入國子監,絕對是五品官以上的家世,看其人的自負神色,想必是出身蘭陵蕭家了。

久居京城,孫娘子非常務實,清楚自己就算有機會,也不能改嫁豪門,因那裏根本沒有普通女人家的容身之地。

眼眸流轉,美婦人的眼光不時掃向崔源,顯然對於這位長著桃花眼的英俊青年,很感興趣,耳聽三位讀書人討論詩賦,興致盎然。

唐初的各式詩詞深受南北朝影響,講究遣詞清麗,對仗工整;後期言詞比較空洞,一味追求辭藻華麗,最主流的詩賦,屬於比較呆板的宮廷應製詩,時間越久,越是有走向極端的傾向。

蕭逸聽的昏昏欲睡,也不是他學問高深,而是真的聽不懂,三人所談論的,遠不是盛唐時經由上官儀等人逐漸改變,從而煥發青春的宮廷詩詞,從而帶動了整個文壇的清新風向,產生諸如李白,杜甫等大詩人,創作出無數通俗易懂,驚采絕豔的千古名詩。

其實也是三位青年學識有限,探討的又是科舉時的詩賦體裁,加上一些策論等東西,難怪蕭逸聽不明白。

有意識的冷落蕭逸,崔源時不時的邀請孫娘子一起加入其中,其他二人也很有默契的相互配合。

耳聽那驪五驪六,高深莫測的古文,冷汗漸漸冒出,對於文言文,蕭逸本就不善長,這古人科舉又是一下筆必然引經據典,加上大肆堆砌華麗文藻,委實太恐怖了。

那等生僻字,冷僻字唯恐用的少了,又反複引用前人經論,詩經等古籍上的名言,一篇詩賦,在現代人眼中,往往不亞於一部天書,而此種習慣對於古人來說,都早已深入骨髓了。

難道要從頭學起?蕭逸緩緩搖頭,憑自己的資質,就算學白了頭發,充其量不過是個庸才。

蕭逸低頭沉思不語,其實他並未心灰意冷,而是在盤算著,如何能迅速達成目的。

孫娘子很奇怪,剛剛還灑脫不羈的少年,此刻竟然不發一言,說起來,她還是對於蕭逸最是滿意,年紀不大,俊逸非凡,談吐風趣,又沒有任何家世拖累,絕對是心目中的最佳人選。

“蕭郎。”

孫娘子神色慵懶,笑道:“三位郎君都是大才,你不是來年也要參加科舉嘛?不妨做出一首詩,也好讓大家品評一下。”

三位青年同時住嘴,都有些好奇,想見識見識這位少年的文采。

“不了,以往屬於井底之蛙,這來了京城方知曉,自己實在是學識有限。”

坦坦蕩蕩的自爆其短,蕭逸站起身來,笑道:“我遠遠比不得三位兄台,來年不敢參加科舉,還是先想辦法吃飽飯吧,不比你們度日無憂,我還得抓緊時間做事,告辭了。”

“唉,你等等。”

孫娘子急忙站起,伸手阻攔,皺眉道:“你一個貢生,就得靜心讀書,手頭拮據算什麼,奴家還會缺了你的吃穿不成?”

蕭逸搖搖頭,笑道:“非親非故的,我從不生受磋來之食,娘子好意心領了,但蕭逸絕無此念。”

一口回絕美人的言外之意,語氣斬釘截鐵,毫不猶豫,蕭逸很欣賞孫娘子的熱情爽朗,但是此女騷媚入骨,絕非良配。

回廊內,眾人眼睜睜看著少年大步離去,真是來得突然,走的更加突然,薛文冷笑道:“不過一寒門,連起碼的禮儀都不懂,沒大沒小。”

崔源臉色陰沉,並沒有因為蕭逸拒絕美人而高興,反而越發嫉恨,他這些年受到的刺激太多,以至於對於女色,有著極為可怕的占有欲。

這裏麵,就屬蕭鉦最是無所謂,他眼中哪會有一個普通人的存在?這眼神不時在孫娘子身上打轉,越看越覺得這美婦有味道,心中頗為意動。

孫娘子神色不悅,氣哼哼的坐下,她性子火辣,也不管在場的還有外人,張口就罵:“不識好歹,這小子就是一個不解風情的蠢蛋,春雨,去告訴春喜,從今日起不許過去洗衣做飯了,除非舅老爺把他趕走。”

身邊一位丫鬟提醒道:“夫人,剛才您都答應把春喜送給他了。”

“哎呀,原來都是為了那個賤人。”

柳眉倒豎,孫娘子立時恨得七竅生煙,難怪剛見麵時,這小子口角生風,舉止瀟灑,令人一見忘俗,自己一時受他蠱惑,就糊塗的答應把春喜送與他做個丫鬟,原來早就心懷不軌了?哼!不行,就算不能反悔,也要他付出一些代價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