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崔源意動(1 / 2)

夜晚,用過飯後,春喜把碗碟洗刷幹淨,滿懷心事的與蕭逸道了別,獨自一人返回孫宅。

下午的對話,小丫頭自然求之不得,也願意相信蕭逸的承諾,不過總歸心裏七上八下的,

小姑娘一離去,這院子立時變得空蕩蕩的,孫歪頭和畫童果真沒有回來,剩下蕭逸百無聊賴的坐在一張胡凳上,此時胡風雖然流行,但上層貴族還是視坐凳子為粗俗風氣。

那媒婆張嫂子也不知如何打動了崔源,兩人又跑到屋裏嘀嘀咕咕。

左右閑來無事,蕭逸取出一張白紙,紙麵粗糙不平,顏色發黃,又在灶房裏尋了一根木炭,用心在上麵畫出圖形,標上簡單的尺寸。

此刻屋子裏,張嫂子嘴巴發幹,又把今日與蕭逸說過的話,一字不落的講給崔源聽。

臨了,補充道:“不瞞郎君說,這孫娘子年輕貌美,百伶百俐,彈得一手好月琴,那可是床第間,一等一知冷知熱的妙人,您要是真若見了,管情一箭就上垛,赫赫。”

崔源眉毛動了動,但神色平靜,實則內裏心癢難搔的好似螞蟻爬油鍋一般,為難的道:“不瞞嫂子周知,某在清河老家還有結發妻子,就算沒有成親,憑我崔家的規矩,也不會娶孫娘子為妻的。”

胸有成竹的笑笑,張嫂子這三個月可謂是跑斷了腿,話說孫娘子喜好風雅,這改嫁就想著配上一個溫柔多情,出口成章的才子。

可惜進京科舉的舉子雖多,但大多是些年過三十,早已成家立業過的,要不就是嫌棄孫家乃是商賈,還是改嫁之人。

趕巧遇上這二位,隻不過最合適的那位不解風情,這退而求其次,實則還是高攀崔源,哪還敢提什麼明媒正娶?

“這孫娘子如今還有兩位親戚,一個就是這孫歪頭,成天惦記著孫家的產業,不過他為人膽小如鼠,好色貪財,許他些銀錢,賞賜個婢女,再恐嚇一頓,不難打發,反正是個說不上話的人。”

婦人接著一努嘴,伸出手指向上指了指,笑道:“倒是有位舅媽不同,那婆子就住在孫宅邊上,守寡了二三十年,男花女花皆無,在孫娘子那說話最是管用。明知侄兒媳婦手上有東西,隨問什麼人她也不管,隻要給錢就好。

郎君家境富足,明日親自見她,說上幾句好話,許她幾兩銀子,不難一拳打倒,隻要有這婆子一力主張,娶回家做個小,誰敢怎地?”

這一席話,真說的崔源興奮之極,真是歡從額角眉尖出,喜向腮邊笑臉生。

正好畫童從城裏馱回來五百貫錢,崔源當即取出一貫錢,大方的遞給婦人,並許諾,這不過算是一份茶水錢,事成之後還有重謝。

當下兩人相約明日見麵,張嫂子歡天喜地的回家不提。

能夠人財兩得,對於崔源來說自然是從天而降的大好事,原來他雖是清河崔氏子弟,但不過是個旁係,此次進京科舉,說起來還有一件不堪回首的往事。

這世家大族子弟眾多,身為旁係,名聲雖然好聽,但其實不過是有苦自知,而大家族裏的是是非非,那簡直就是一言難盡了。

話說崔源小時候父親就已病故,全靠母親一手撫養成人,對於山東世族來說,這老夫人同樣出身書香門第,也算是個才女,即使家中分得的族產不過二百畝田地,崔源也不愁上不起族學,小時候更是受母親親自啟蒙。

長大了就得去族學,崔源人長得好看,風流倜儻的又長了一對桃花眼,天生就是最會留情的情場浪子,一經亮相就引起轟動,有的是人家上門提親。

可是人怕出名豬怕壯,生性不知檢點的崔源,很快招惹了很多女孩,這下子算是徹底得罪一幹同輩兄弟。結果,被崔家直係子孫嫉妒之下輪番出手,凡是他看中的大家閨秀,無一例外的給你攪黃。

最令崔源傷心絕望的,就是一位琅琊王家的直係大小姐,被崔家家主的公子搶到了手,此事被崔源視為奇恥大辱,此後也沒了讀書的心情,一門心思的想要報複。

如何報複?首選應該是做官,可惜崔家地位超然,就連當朝宰相,都說出生平不娶山東世家婦,此為人生最大遺憾的話,可想而知,當了官又有何用?

思來想去,崔源就想出一個絕妙的點子,你們不是不讓我娶五大家族的女人嗎?你們不是看不起關中貴族嗎?那好,我就娶一個身份最是尊貴的女人回來。

娶公主自然沒有資格,一位最適合不過的女人,就這麼被崔源惦記上了,不是別人,正是前朝公主,如今的蕭夫人。

要說這人要是偏執起來,外人根本是無法理解的,崔源這幾日,就一直在尋覓那傳說中的人物。

他本身學識有限,其實對於科舉沒有絲毫把握,早就有久居長安的打算,還出手豪綽,買下百畝良田,一來為了生活,二來還是世家子弟的麵子作祟,容不得任何人瞧不起他。

剛才故意欺瞞張嫂子,崔源哪能坦言還未成親,這娶妻和納妾乃是兩回事,何況那前朝公主虛無縹緲,即使遇見了,多半也不會改嫁自己,那就幹脆一輩子留在京城,永遠不回山東老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