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先活下去(1 / 1)

都說“寧做太平犬,莫為亂世人”,跟在人流中徐徐前進的張寧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何明明到了盛世,正是國家安定,百廢待興的時候,自家的兩畝好田賣的價格卻連十升小米都買不到,剛剛若不是一個老漢拿來點搗碎的樹葉和著生魚肉和泥土混合的糊糊讓自己吃了,隻怕自己也已經跟著前身去了。

“想我張寧堂堂二十一世紀新青年,險些連這個世界的人都沒見到就隨前身而去。老天,你怕不是在玩我吧,前世雖然一貧如洗,混到大學畢業之後一事無成,但好歹活著沒什麼難度,現在到好,身上一點勁都沒有,也不知道下個城市情況怎麼樣,要是再沒有施州的我怕是要餓死了。”

張寧一邊隨著人流前進,一邊開始謀劃眼前,前身也叫張寧,大乾淮南道申州羅山縣人,原主父親早年隨軍大將軍陳裕,雖然沒有立下大的戰功,但好在戰勝了之後的封賞還能占到一部分,受傷之後得了兩畝良田回來種地;母親在父親隨軍期間為了養活原主積勞成疾,後在原主父親回鄉後第二年撒手人寰,留下父子相依為命。

原主十二歲時南朝皇帝蕭昭業向契丹稱臣,為了保住皇位以年長之身認契丹國主為父,大將軍陳裕被契丹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陳裕為求自保同年於淮南道瀘州起兵,原主父親積極響應,投軍,於次年戰死,隻留下原主一人。

陳裕起兵後四年,天下安定,陳裕用四年時間滅南朝及齊國,在關內道建安北都護府,集結大軍,契丹、匈奴等族望風遠遁草原深處。同年陳裕稱帝,建都洛陽,建元洪武。洪武元年,百廢待興,百姓期待盛世,軍人渴望和平,讀書人等著登上舞台一展胸中抱負,就連原主都跟著大呼萬歲。

然而天不遂人願,洪武元年,秋,申州爆發洪災,此時正值洪武帝滅契丹,一切供應以軍隊為先,朝廷無力負擔申州百姓的救災錢糧,此時原主所有的兩畝原本價值十兩的好田僅值三兩,好在朝廷不知從何處擠出了救災的糧食,雖然不多但好歹讓原主活過了洪武元年。

洪武二年,夏,申州義陽縣爆發蝗災,很快波及到原主所在的羅山縣,這次蟲災波及範圍巨大,朝廷秋稅尚未開始,又屯兵安北都護府加上去年賑濟洪災,國庫空虛無法負擔此次淮南道災區,此時原主的兩畝好田就隻能換十升小米,於是原主在賣了田後專門在兩個褲腿裏縫了內兜將糧食小心點藏在褲腿裏,跟著大家北上逃荒。

原主雖然本事不大,也沒什麼能力,好在小心謹慎,將自己賣田得了小米之後一直藏在褲腿裏麵,隻敢每晚在遠離隊伍裝作睡覺時偷偷從褲子裏拿出一點,趕快放到嘴裏咽下去,但誰曾想百密一疏,一天晚上拿出來正準備吃的時候旁邊來了一對爺孫,原主一看到爺孫倆就知道糟了,果然爺孫倆下意識的一句小米惹得逃荒的眾人齊齊看向原主,原主也算果斷,見到爺孫倆之後立刻將褲子內兜撕爛小米灑落一地,抓起一把塞到嘴裏又趕忙抓起兩把跑到路邊。這時災民已經因為搶米打成一團,原主本想靠著這點小米堅持到下座城,沒想到這一路都是災區,路過的幾座城都沒有施粥點,終於在斷糧幾天後餓死在了路邊。

這個張寧死了另一個張寧來了,但不管內在變成了哪個張寧,他的身體還是即將餓死的身體,老漢送來的樹葉生魚算是救了他一命。

“天崩開局啊,朱元璋好歹還有個碗呢,原主為了在找點小米這連褲子都沒留給我啊”張寧靠在樹上滿臉絕望“老天,這你也沒想著讓我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