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龍江遇險(1 / 2)

我是知青的兒子,生在黑龍江省一個邊境的小城市,盡管長大後隨父母遷回了江南,但是每逢暑假寒假,能有機會回到出生地這第一故鄉看看,一直是我最大的樂趣。可能我的旅遊方式和絕大多數的人不太一樣。我既沒有去旅行團,也不喜歡變成驢友以跋山涉水為樂。盡管我喜歡一個人出行,但大多也是選好地點,一去便是一月以上,可能就是所謂的深度遊。到了三十多歲,為了繼續體驗這種樂趣,我當了人民教師,繼續利用假期走遍了大小興安嶺和鬆花江、黑龍江等山山水水。可是就像那些綿延數百公裏的濕地一般,很多地方我還是沒留下足跡。

這個暑假,我便準備去打聽好的類似東寧要塞的一段未經開發的日本侵華要塞遺址晃悠一下。說是未開發,其實應該說是沒有被進行打造,那地方本身已經在當地眾所周知,也不算特荒涼,至少規劃好路線,帶好GPS定位裝置,不至於在大小興安嶺的崇山峻嶺裏迷失方向。十多年混在大小興安嶺的邊遠地區,其實我也很渴望繼續往大山深處摸索窺探,但一想到老人們的諄諄囑咐就有點心悸,所以大部分時間,我都是在農村有人煙的集鎮邊上打轉轉。這一次的決心可能多少與我突然對日本當年留在東北的準備抵禦蘇聯進攻的要塞產生了興趣之後的頭腦發熱有關。

在東北的原始森林裏行走,尤其是在毫無人跡的地方,我倒不擔心夏天的森林裏能遇到稀罕的虎豹豺狼,該帶齊的家夥事都在鼓鼓囊囊的背包中,我是搭車到了最靠近目的地的公路邊上,下車已經走了三個多小時。按照原先的計劃,大概兩個小時的森林行走也能到達那個區域。進入森林前我還向伊春和黑河的當地人打聽的十分詳細。可是一麵偶爾用砍刀劈開灌木,一麵掏出,民用GPS定位儀查方位,卻沒按照正常情況到達位置。

小新安嶺的原始森林如果按照我以往的欣賞角度,會覺得每座小山嶺都美不勝收。可是身處在茫茫原始森林的參天大樹下,又不是那麼一回事,尤其心境的緊張可能更沒時間去欣賞景色了。枯枝敗葉堆積起極厚的一層,腳踩上去鬆軟無比,除非是有個隱藏的大窟窿,人和稍有重量的動物會陷下去,我倒不是很擔心我會消失在樹葉中,最多是被這裏的蛇蟲鼠蟻照顧一番。隻是此次是頭番自作主張深入腹地,不知深淺,以前有個大興安嶺村子裏的老獵人告誡我說,連當他都不敢深入大小興安嶺的深處,何況我們這些城市裏的年輕人。雖然幾經開發,但是還是有好些地方人跡罕至,可能隻有以前的地質勘探的工作者們去過那裏。

從早上到達路邊開始進入森林,到現在已經過了5個小時,我雖然中午休息過一段,又吃過些幹糧,長時間找不到目標之後,我發覺自己已經迷路了。這鬼地方智能手機也隻能當照相機用了。而且人的神經一旦進入緊張狀態,對於很多事情可能判斷力下降。急躁起來,我哪有心思再欣賞風景,一心想著趕緊逃出森林,回歸人類社會。我早就開始走回頭路,一邊按照自己剛才設置的標記一路循著回走,走著走著便變成一路小跑,周圍要是有個什麼風吹草動,我就緊張得不得了。幸好在參天古木的深處,灌木叢不是很多。很多灌木都生在在陽光下的裸露地帶,或者是山腰以上。偶爾也能看到獾和鬆鼠一類動物一閃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