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遇到李太白(1 / 2)

“峰兒,身體剛好你不要讓自己太累了。”耿世培走進內堂耿青峰的房間,看見這廝無恥的對著銅鏡露出YD的表情,頗為無奈的說道。

“爹。”耿青峰對著耿世培恭敬的說道。這廝想著,老子不小心占用你家兒子的身體,你對我也不錯,我就當幫耿青峰還債,對你孝順點。“你找孩兒有事嗎?”

“峰兒,你病已給好了,再休息幾日,我打算讓你接手店裏的生意,你看怎麼樣?”耿世培看著兒子不夠紅潤的臉,不待耿青峰回答,接著說:“你已經長大了,再過兩年就要束發了,不能再這樣終日無所事是了,要多為以後成家立業做些打算。”

耿青峰聽著,想著前世的父親雖對他極好,也處處為他著想,但因為他身為省長,為了自己的官途不是這裏有事就是那裏有應酬,是以父子之間的親情比較淡薄。他覺得這耿世培人還真不錯,雖然有點婆婆媽媽的,但是如果不是極為疼愛自己是不會這樣說的。

想著想著,不禁眼中微紅,道:“爹你教訓得極是。孩兒知道了,隻是以後很多事會有不明白之處,還望爹不吝指教了。”

耿世培看著愛子大病過後顯得明白事理了許多,談吐舉止方麵進退有禮有度,覺得心中甚感安慰。

元宵過後的揚州,天氣依然很涼,讓耿青峰很不習慣,即使穿上了棉袍,感覺依然抵擋不住寒氣的侵入。用過午膳後,他回自己的小內院裏打起了一會兒太極拳。現在的身體太差,不適合一下子就做較為劇烈的鍛煉,隻能慢慢的做一些溫和點的鍛煉先把身子調養到比較好的狀態再說。打完太極拳,耿青峰準備轉出門去,看看耿世培口中的店。

“喲,這不是青峰賢侄嗎?身體好了?”根據從耿青峰本人那裏得來的記憶,他知道這是耿世培的好友李書維,且常來店裏關顧他的生意,對於耿家經常幫襯著。而他旁邊跟著的那個年輕人,卻不知道是何人。

“原來是李世伯,您這是打算往哪兒去?我身體已痊愈,準備去店裏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的。”耿青峰對於這個好心的世伯,耿青峰有禮的回答著,順帶打量了一下李書維身邊的那個年輕人。“這位兄台是?”

“嗬嗬,青峰賢侄倒是懂事了不少。”李書維對耿青峰恭敬的態度很是滿意。“這是我李氏本家子弟李太白。”

耿青峰聽說是李太白暗暗吃了一驚,不過麵上卻沒有表現出來,“原來是太白大哥,太白大哥看起來應是學富五車之士。”心想老子出個門都能遇到李白,TMD,要趕緊騙他寫副字呀詩的什麼的留下來,做為傳家寶,到以後可就要發財了。

曆史上李白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天寶元年(742年),李白三十一歲,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青峰賢弟過獎了。小可隻是讀了幾年閑書而已。”想來李太白現在還沒有遇人生的低穀,沒遭到什麼打擊,整個人看起來溫文爾雅。不對呀!曆史上的李白不是說是個嗜酒如命的狂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