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葫蘆坳裏(1 / 2)

“縱橫千裏、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說得是介於大巴山與秦嶺之間,素有“千裏房陵”之稱的地方。

自上古先秦起,房陵就被建都長安的王朝默認為流放之地。從那時算起,不知道有多少王侯將相、皇室貴族被流放於這裏,在此終老一生。日出日落,滄海桑田。曆史車輪傾軋下的改朝換代沒有停息過,所以,房陵也不斷迎來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天潢貴胄,讓人的注意力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關注著這裏。

隋滅唐起,房陵人似乎也感受到了“貞觀之治”的恩澤,自從前隋廢太子楊勇的家人被遷移來後的百餘年間內,房陵似乎已經淡出了大家的視野。

一代天可汗隕落,其懦弱的繼承人造就了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崛起。為了自己能名正言順的登上帝位,竟然將自己的親生兒子、剛剛登基不過兩個月的皇帝李顯借口廢黜,貶為廬陵王,軟禁於房州,於是,沉默已久的房陵又開始熱鬧起來。

此時的房陵被劃為縣,歸房州治,隸山南東道。

卻說距房陵縣東南百餘裏地方的萬山叢中,有一個不起眼的村落,名字叫做陳寨,又叫葫蘆坳。得名的原因是山村處於一座葫蘆形的大土崗上,“葫蘆嘴”坡頭地勢稍低,往葫蘆屁股逐漸上升,比周圍平野高處十餘米左右。貼近崗東,一條清澈的河流依戀婉約的流出一個三道彎,給村民留下一段飲用洗滌的便利,隨後默默的向前流去……。

西望是諸葛山,山上鬆衫茅草、鬱鬱蒼蒼,年複一年的延續著陳寨的縷縷炊煙……。

村中定居著近百戶人家,陳姓居多,雜姓不過十來戶,高低式樣大致相仿的泥房瓦舍,新新舊舊、重重疊疊從葫蘆嘴擺到葫蘆屁股。其間塊土空隙,被漫不經心的點綴著槐樹、樟樹等等,新株婷婷,老樹虯枝,各具儀態。

本應該是一個寧靜的山村,務農為主,農閑時上山打獵、搜尋菌類野菜等物改善生活,多出來的,晾曬成幹貨,送到縣城交換一些食鹽鐵器,倒也可以自給自足、其樂融融。

可這本屬於世外桃源一般的寧靜,卻在幾年前被打破了。曾幾何時,盤踞在諸葛山上的山神竟然不再眷顧他們,不知道那裏來的什麼山魈野獸,很是凶惡,嚴重幹擾著村民的生活。

首先受害的是為了改善生活而上山狩獵的村民,接二連三的失蹤讓大家心裏充滿了警惕,後來僥幸逃回來一個,也是被嚇的幾天起不了床,待到有人問時,才想起告誡大家,說山上出了像是豹子的野獸,全身漆黑,快如閃電,令人措不及防。

後來村裏的善獵者結夥上山,結果去了二十餘人,死傷了七八個,弄的整個山村愁雲密布,哀聲遍野。再也不敢提及上山的事情,村長派人去縣裏報官,倒是派來幾個據說是武藝高強的差役,結果屁股尿流的隻跑回縣城一個,於是就再也沒有人來了。

就算是不上山狩獵,那日子還能過得去,畢竟每家還有田地。但雪上加霜的是,前年突然有人看見,那野獸的背上竟然駝了個遍身紅毛的怪物在山間奔走,從那時起,就連村子裏也不太平起來。

本來那野獸一般隻在山上盤桓,也不危害莊稼,自從這個紅毛怪物出現後,事情起了很大的變化,紅毛怪物經常禍害村民的莊稼,而且在夜間會潛入村子裏,先是雞犬,後來到牛羊,稍有不慎,便被其拖去。

所幸的是那紅毛怪物沒有傷過人,而傷人的野獸不曾進過村落,如此以來,才不至於陳寨村民陷入絕望,就算如此,本來自給自足的生活環境也被打破,百姓們不敢上山,就連遠處的農田也不敢去擺弄。

日子過到如此田地,才想起前些年廬陵王修建行宮正一直招募工匠,於是村裏有些手藝的青壯,都三三兩兩的離去,不過才一年光景,村裏大部分都隻剩下老弱病殘,其餘人都出山各找門路去了。

這一天日上三竿了,陳老漢才推開房門,心有餘悸的馬上朝西山方向偷偷望了兩眼,看見沒有什麼情況,於是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