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院試(3)(1 / 1)

第一部分是最簡單的,王二夏他們早就將朝律法背得滾瓜爛熟,第二部分大多數考生也是沒有問題的,畢竟都是簡單案例。

難就難在第三部分,得對案件所涉及的所有人員進行分析,還需量刑,這對於剛學習律法來考秀才的考生來說,實在是不友好。據說剛建朝之時,由於朝廷之中的司法職位更加傾向於讓科舉考核出身的官員擔任,同時因為學法出身的官員人數不足導致很多司法職位旁落到那些根本就不懂法律的人身上,造成“刑法差枉”。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朝廷亟需選拔一批通曉法律的人才來充實基層司法官員隊伍,科舉製度的改革也就這樣被提上了日程,加入了律法考試。

王二夏對斷案題一直狂熱得緊,迫不及待的上來就做起了第三部分的斷案題。之前在家的時候,金曉曉也知道二夏喜歡研究這方麵,也會說一些現代新聞裏看到的案例,換成古代的詞語講給王二夏聽,讓王二夏分析,所以王二夏的眼界很是廣闊的。但這到底是考試,王二夏還是老老實實將前麵兩部分都給做完了。

無疑王二夏又早早的交了卷子,自然是招惹了學政的眼光,不過學政還是同上次一般,沒有多說什麼便放了行,但心中還是多加留意了王二夏,因為之前算學的卷子他當時大致的翻了一下,發現這個學子很是擅長算學,不想留意都不行,隻是不知道這孩子其他考的怎麼樣。

這次二夏交卷的時候看到了胡青山,他還沒有答完,遠遠看著他在認真的寫著字。他知道胡青山心中的壓力,不像自己,娘從來不給自己壓力,想做什麼都可以,娘還很支持,就算他說不想讀書,娘也是會同意的,可是他想讀書,想出人頭地,希望能成為娘的靠山,成為一家人的支柱。

應該是最後一場考試的緣故,考場外密密麻麻的都是等待考生的人,王二夏找了了好久,都沒看到自己娘,最後還是自己的小書童發現了自己,連忙喊著他朝他揮手。

“二夏,你今天又提前交卷了,應該考的不錯吧。”

“嘿嘿,娘,過兩天您不就知道了。”

看著二夏的神情和狀態,再結合一下這幾日的情形,感覺二夏應該能考中,這秀才的功名是穩了,便也不再擔心,考不上也沒啥,下次再考唄。

不過想來想去,兒子要是考中了,那她可就是秀才的娘了,二夏今年也才十一歲,這個年齡雖然在鄉下已經不小了,過兩年就要娶妻了,可是在科舉一途上,確是很小的,這可多風光啊,可了不得了。

想著想著,金曉曉就傻笑了起來,還不小心笑出了聲。

“娘,娘”

“啊,咋地了?”

“您在想啥呢,笑的這麼開心?”

“啊,哈哈,沒啥沒啥”

王二夏見自己娘不想說,又自己偷笑去了,便沒再問了。

院試期間,王二夏和胡青山都生怕吃錯了東西,導致腸胃出問題,所以吃得清淡得很,家裏其他人也沒有單獨開小灶,和二人吃的同樣的東西。

現在院試結束,大家都自然是不願意再委屈自己的胃,金曉曉打發身邊的丫鬟去買了些肉和魚等葷腥之物,晚上給大家做了一大桌的好吃的。大家也好久沒吃到金曉曉親自下廚做的菜了,都紛紛誇讚好吃。

放榜那日早晨,金曉曉實在是睡不著,一直想著兒子能不能上榜,其實不止金曉曉睡不著,王二夏和胡青山也是緊張的不行,同樣這種心態的還有王波,他太了解媳婦和弟弟了,知道他們期待出頭之日多到來,想完成嶽丈大人的遺願。

於是,一大早,大家都起來了,出了屋子在院子裏大眼瞪小眼,沒想到都起來了,好不容易等到五更天,大家一起跨步走出院子,朝著考院的方向去了。

到了張榜的門口,榜還沒貼出來,考場熱鬧得跟菜市場一般,說什麼的都有,人多嘴雜。終於榜張貼了出來,才讓場上雜七雜八的言論平息了,一窩蜂的都擠著看名單,王二夏二人也是親自擠到了前麵,並沒有顧著身份。

毫無疑問二人都是在榜上的。這次二人對名次並沒有差很多,一個第八名,一個第九名,當然還是胡青山靠前,二人都很激動,當場就擁抱在一起,喜極而泣,還沒高興多久,胡青山就鬆開了王二夏,拉著他一起往人群外麵擠,向家裏人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