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都廣之野和協議書(1 / 2)

世界從來浩瀚無垠,無限的世界之中蘊含無限的奇跡。

對於生活在都廣之野的人們,同時也是掌握著身為許多主世界的空間傳送中樞的興盛文明,是很了解這個無垠諸天的構造。

【都廣之野】,這個名字,聽起來好像很陌生。

其實放在一個久遠的傳說典籍《山海經》之中,似乎就會讓許多普通人感到熟悉:

“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後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穀自生,冬夏播琴。鸞鳥自歌,鳳鳥自儛,靈壽實華,草木所聚。爰有百獸,相群爰處。此草也,冬夏不死。”

而《抱樸子》補錄曰:“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

那古老的建木就生長在都廣之野這片樂土之上。

都廣之野是傳說中天地的中心,那生長的建木又是人間和眾位帝神溝通的通道。

當然,那或許隻是曾經很久的古代以前的神話事實,又或許隻是都廣之野在其它某些世界所逸散的信息所塑造的故事。

事實上,“天地中心”這樣足以稱得上偉大的名號,已經是量劫以前的事實了。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已經太過遙遠了。

如今的“天地中心”,除了執掌權柄的【人道天庭】以外,別無二家。

但無論如何,現在的都廣之野是一個足夠稱得上興盛的地方,圍繞著古老的建木,也環繞著這些初代人類的足跡。

是的,建木不死。

古老的建木仍然生長在這片肥沃膏粱的土地上麵。

昔年,【帝顓頊】實施了關於【絕地天通】的古老計劃。傳說中,建木被砍伐,拉開了【絕地天通】的序幕。

但建木並未被砍斷,而是伴隨著都廣之野,被放逐出了赤縣神州的世界之外。

帝顓頊同時又讓部分的初代人類和先賢,與都廣之野這一片樂土一同遠離,從而好錯過後麵那場【絕地天通】帶來的人神之戰。

如果人勝了,那麼無所其謂;但人失敗了,都廣之野將成為新的機會。

隻是,昔年的史詩或者傳說,已經隨著紀元的替換、時間的流逝,變成了難以揣摩和推測的過往文字了。

而新生的人群和新生的文明,也還在等待著新的故事所孕育。

……

【都廣之野】由於其獨特的曆史背景和其性質,在如今的【人道天庭】當中處於一個微妙的地位,不是直接接受天庭管轄的中樞世界,也不是完全不歸屬天庭統治的地方。

這是一個類似自治區的地方。

本來類似【都廣之野】的地方也還是不少的,過去的山海八荒、故鬼六天、又或者被剝離出【人道天庭】體係的三十三舊天,都是被【人道天庭】統治而賦予一定自治權的世界或洞天福地。

但,其它地方除了自己的世界範圍以外,都不會再管轄其它的世界。這是【人道天庭】嚴厲禁止的。

【都廣之野】是一個例外,它是可以擁有自己直接管轄的世界的。

不過不多,隻有六千多個華夏世界線。

至於原因嘛,【帝顓頊】、【神農】、【軒轅黃帝】、【帝堯、舜、禹】這些人在這裏“養老”哩。

甚至古老的【有巢氏】、【燧人氏】也定居其中。

或者說,人族曆代浮現出的賢能聖人或多或少都會在這最古老的桃花源裏定居。

不做修行的賢能聖人去了陰曹地府,受了賞善封賜,就先前往【都廣之野】拜會先賢,然後再按照個人意願,想去【人道天庭】任職的才再去天庭報到。

所以,【都廣之野】是一個無垠諸天的中樞世界以外,還是【人道天庭】體係下的“聖賢聚居地”、“祖先居所”、“天庭大部分工作人員的社區”……

……

說起來,這些看著不知道真假的信息描述,已經到自己手上快一天了。

奚君皺著眉頭,而他前麵的桌子放著一本辭海一樣厚的文件:

《都廣之野:世界清理維護與對抗天災定向人才培養計劃第三方案協議書》(又名《天庭清潔工培養計劃》(劃掉))。

又仔細翻了翻這本明明厚得像是一本書,但是一份協議書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