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娘娘……”

一個衣著講究的宮女端著托盤走了進來。

她是孟貴妃的心腹,名叫嬌杏,平時最擅於察言觀色。

見孟貴妃臉色不好,嬌杏將托盤輕輕放在一旁的桌子上,端起一碗粥畢恭畢敬的送到了孟貴妃跟前,輕聲道:“娘娘,這是養生粥,冬日裏喝是最好的。這幾天正冷,娘娘您趁熱吃幾口暖暖胃。”

話落,嬌杏用白瓷湯匙小心翼翼的舀了一勺粥輕輕送到孟貴妃唇邊。

孟貴妃伸手輕輕推開了送到嘴邊的粥,歎道:“淩紫熙那個小賤人居然真的嫁進了九王府,接下來可如何是好?”

孟貴妃眉頭緊鎖,惴惴不安的看向嬌杏,“當初跟皇後姐姐商量,讓她去衝喜她未必願意,若不願意,正好將計就計治她一個‘抗旨不遵’的罪,可是,她居然同意了,還真嫁給了九皇叔。”

若夜昭趕緊死了還好,若不趕緊死,那麼待七皇子回來了,她這個親娘要如何跟兒子交代?

知子莫若母,孟貴妃心裏太清楚了,她這個兒子什麼都好,可唯獨一點不好,那就是太重情義。

他不知道,生在皇家,重情義是最要不得的。

她永遠也不會忘記,夜紹當初求親成功以後是多麼狂喜,更加不會忘記,淩永寬出事以後他在自己麵前長跪不起,求她以貴妃之尊去為淩永寬走動,能保一時是一時。

凡此種種,都讓孟貴妃心裏對淩紫熙充滿了厭惡,若不是她這個狐媚子,如此優秀的七皇子怎會被迷了心竅?

無奈之下,孟貴妃使出緩兵之計,先是騙夜紹去東昌府接一趟表親,後又許諾等他回來就去找皇帝陛下說情。

這計劃原本天衣無縫,隻要淩紫熙拒絕,即便是夜紹回來了,抗旨之人也已經人頭落地,一切塵埃落定,說什麼都沒用了。

隻是她沒想到淩紫熙居然情願嫁進九王府陪葬也沒抗旨。

如今,萬一兒子突然回來或日後發現,他心心念念的女人居然成了他的皇嬸,恐怕少不了會鬧的。

唉!她這個兒子是既長情又深情,這是莫大的缺點。

想起淩紫熙,孟貴妃抬手摔了麵前的熱粥,沉聲咒罵:“天生會勾人的狐媚東西!”

嬌杏被嚇了一跳,趕緊出言勸慰, “娘娘莫要擔心,九皇叔這次昏迷的比往常都要久,足有小半年。林嬤嬤說九皇叔前天又咳血了,七皇子回來還要至少十日……”

果然是心腹宮女,每一句都說在了孟貴妃的心坎上。

孟貴妃眼波流轉,至少還有十日,那麼就是說還有許多事情可以做……

翌日。

淩紫熙隻感到渾身發冷,早早的就醒了。

起來一看,原本裹在身上的鴛鴦喜被居然掉在了地上。

難怪會覺得冷!

淩紫熙並沒多想,抱起被子拍了拍灰塵就放回了夜昭的大床上。

她不覺得新婚夜與夫君分床睡是件好聽的事,要是被林嬤嬤知道了,恐怕會去孟貴妃跟前告一狀也未可知。

扭頭看向旁邊的喜燭,一根已經燃盡,還有一根雖然還有點火,但也快燃盡了。

淩紫熙忽然想起出嫁之前宣氏跟她聊天,她曾說大婚之日喜燭要燃到第二天天明才能事事吉利。

可如今,淩紫熙看向窗外,天還沒亮呢。

她借著燭光在屋子裏輕手輕腳的翻找起來,還好,在櫃子裏找到了半截蠟燭,隻是是白色的。

白色就白色吧,隻要能照亮,誰管它是什麼顏色!

她隻要照亮。

淩紫熙趕緊把白燭點燃,用力往即將燒完的紅燭上一蹲。

這下好了,決計能燒到天亮。

由此可見,光明什麼的都是自己給自己創造的。

這樣一折騰,淩紫熙的困意沒了,安靜的坐在床上望著跳動的燭火發呆。

想起原主的情況,她原本是要嫁給七皇子的,對皇家的事情也算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天盛的曆史並不算太長。

先帝夜啟是開國皇帝,建國以後不久便駕鶴西去了,留下九子一女。

原本的太子不知抽什麼風,還沒等老皇帝咽氣就起兵造反想要奪位,結果被老謀深算的老爹一舉擒獲廢了太子之位,但虎毒不食子,老皇帝終究沒有舍得殺他,僅僅是圈禁了起來。

不知是不是被嚇的,太子一被廢,二皇子立馬就病了,據說是吃錯了藥。

三皇子是個書呆子,一心隻對編纂書籍感興趣,老皇帝思來想去,臨終前立下遺詔,把皇位傳給了四皇子夜禮,也就是當今聖上。

令人吃驚的是,新皇即位以後不久,兄弟手足就先後死去,除了守寡的大長公主夜離歌,就隻剩下了這個最小的弟弟夜昭,如今也隻是吊著口氣罷了。

說起當今聖上,子嗣倒也不少,除了七位皇子以外還有一位小公主。

皇子們都十分優秀,尤屬七皇子夜紹最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