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兒”起來啦!
好熟悉的聲音,多少年沒聽到了?
林雅緩緩睜開眼。
入目的是油漆斑駁泛黃的老式牆圍。牆圍正中有個大概30x40cm的窗窩。
林雅起身趴在窗窩上,透過玻璃看到至少年輕了40歲的姥姥。
按了按有些抽疼的太陽穴,這是做夢還是傳說中的穿越?
狠了狠心,給了自己一耳光。
……
真~~疼啊!
伴隨著清脆的巴掌聲,腦海中一道清冷的機械音響起。
“恭喜綁定桃園係統。綁定獎勵——表情包。”
“叮!”
“任務觸發:熟練使用桃園係統。”
“任務獎勵:激活腦力指數。”
“腦力指數:激活後宿主完成任務智力、語言、運動、社交、感知都可得到提升,最終達到飽和值。”
沉寂過後。
她抬眼掃視了一圈,熟悉的木窗木門滿滿的兒時味道。
姥姥的這間土炕小屋是前炕後廚,不大的地方她在這裏一直住到初中。
初中。
從小山村搬到了城裏,成了她噩夢的開始。
12歲進城讀初中,她獨自麵對陌生的環境,熬過了四年校園霸淩。
16歲換校讀高中,她已經不會敞開心扉交朋友了,高二下學期被迫離校。
19歲的她有了第一份打螺絲的工作。
這時。
她才發現,中學的幾年對性格塑造是多麼的重要。
即使是打螺絲這種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工作,她也做不好。
因為。
她早已喪失了社交能力,融入不到任何的團體中去,在哪個地方都待不長。
21歲,盤靚條順的她同時認識了兩個男生,選擇性錯誤,紫砂3次,多肽5次。
身心巨創的她,工作工作沒著落,相親相親屢受挫。
終於。
42歲這年步了妹妹後塵,一盆炭火,她又回到了這間小屋。
不待林雅細想。
“寶兒,快穿好衣服,今天不是要幫老師搬家嗎?”
林雅趴上窗窩看了看正往灶台添柴的姥姥。
幫老師搬家?
林雅想起來了,四年級的她由於長的比同齡人高大一點,倒黴的分得一籃子地瓜,大風大雪天忘記戴手套,一雙小手從此飽受凍瘡之苦。
四年級啊!
這獨特的一年,林雅的記憶尤其清晰。
198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十年,這一年家裏買了台14寸北京牌的彩電,花了一千多塊錢。
這不一下子回到30時多年前了嗎!
1月中旬,西南航空公司的客機失事,學校組織了募捐,每位同學都發了一朵蠟花。
6月中旬,長江流域和鬆花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災害,學校組織了募捐,每位同學又發了一朵蠟花。
11月上旬,滇西南那邊發生了兩次大地震,學校又組織了募捐,每位同學又發了一朵蠟花。
直到12月末,勝利油田又發現了上億頓新油田,大人們都覺得這是一個好兆頭,來年必定苦盡甘來。
林雅想,這是個不錯的重生節點,是不是預示著她也將苦盡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