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秋一路回家,往常一樣,回到家先跟父母說了一聲,然後便鑽進自己屋子裏了。
這些天有那些“書”的陪伴,自己一直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裏無法自拔,刀基本上都不怎麼練了,父母也還在納悶,這孩子最近這是怎麼了。
母親做好了飯,便過來喊他吃飯“小秋啊,快出來吃飯了。”
“唉!好嘞,這就來。”趙春秋一臉黑線的開門,顯然已經發現那本書並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種。
一打開門,看到母親一臉擔憂的看著自己,忙問道∶“媽,你怎麼了?我有什麼不對嗎?”
母親名叫陳淑蘭,40多歲的年紀,因為一直忙著農活跟家務,麵容顯的有些憔悴,身材微胖,就是農村大娘的形象。
陳淑蘭聽到兒子問自己,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小秋啊,這幾天一直搗鼓啥呢?也不見你舞刀了,瑞瑞來找你好幾次了,你也不跟人家玩。”
趙春秋一聽,心裏頓時感覺到愧疚,低著頭說道∶“對不起媽,讓你擔心了,我這幾天一直在看書呢,放心吧,我沒事。”
“看書?”陳淑蘭不可思議的盯著兒子,轉而溫柔的摸了摸兒子的頭,說道∶“開竅了?咋突然用功學習了。”
“沒事,就是跟別人打了個賭,比誰老師考得好。”趙春秋隨便找了個理由,便拉著母親的手就往外走,“走了媽,咱快去吃飯吧,爸爸還等著呢。”
陳淑蘭聽了兒子的這個解釋,由衷的歎了口氣,苦笑著搖了搖頭,便跟了上去。
一家三口吃完飯,趙春秋便恢複往常那般,在院子裏舞起了大刀,現在的年紀與氣力,不用再玩木頭刀了,足以駕馭得了大刀了,後院趙瑞聽到哥哥的聲音後,立馬抱著新買的皮球跑到前院來,開心的看著哥哥耍大刀。
趙家莊一共百十來戶人家,趙天宇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趙生輝,二兒子趙生耀,趙天宇則是一直跟著趙生耀住在後院,前院便給了大兒子一家。
耍完大刀,陪著妹妹踢了一會她新買的皮球,直到累的跑不動,這才作罷。
晚上趙春秋睜著眼睛躺在床上,這半個月以來,趙春秋儼然變成了一個“夜貓子”,挑燈夜讀的習慣可沒那麼好改,翻來覆去的,愣是睡不著覺。
閑來無事,索性硬著頭皮把那本破書拿了出來,翻了翻,看看裏邊都說的啥。
“神顯,息自歸,神入氣中,心息相依,元神抱元氣,真種乃生,全靠神氣交媾,隻憑陰陽造化……”
“上玄關常取,眉心或者鼻骨根開竅,這後麵是月窟,神居之地,是神根之地……”
“上玄關,神根,叫複命處。下玄關,氣根,叫生身處……”
……
趙春秋現在才上初中,文化也就小學水平,根本看不懂這裏邊寫的是什麼意思,看來看去,啥也不懂,倒是裏邊的插圖挺有意思,有九條尾巴的狐狸,有一隻腿的牛,有渾身是火的大鳥……
“這到底是本什麼書?”趙春秋心裏犯嘀咕,“記得以前聽老師說過,有一本專門畫怪獸的書,叫什麼《山海經》,這本書難道就是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