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從懂事起就知道自己的身體不好,但是他卻一直保持著開朗樂觀的性格,從沒有過怨天尤人,反而分外珍惜自己生命中的分分秒秒,身邊的人也都很喜歡這個孩子,背地裏也隻能抱怨老天不公…此時的趙凱,看著眼前鬢染微霜的父母,心裏也滿是不舍和難過。
“小凱,要是難受就哭出來吧,別忍著了,爸爸對不住你,這些年都沒怎麼在你身邊陪過你..”趙凱的父親在部隊工作,很少有機會和家人團聚,身為軍人的他,說到這裏的時候已經哽咽了..“小凱….”趙凱的母親此時早已經淚流滿麵,哭的說不出話來,趙凱的母親是本市一所大學的外語教授,一直照顧著孩子,這些年不止一次在深夜看見過兒子的身體被病痛折磨,把嘴唇都咬出血來,卻不肯掉一滴眼淚,她知道,兒子不想讓她看見,不想讓她心裏難受。
“爸媽,兒子不孝,不能在你們身邊陪著你們,不能給你們養老了,你們…照顧好自己..”最後幾句話說完,少年的眼睛慢慢合上了..“結束了麼?我死了麼?這樣就不會再疼了吧?隻是好舍不得爸爸媽媽和朋友們啊…”少年在最後一刻心裏想著…臨閉眼的時候,他看見一顆大大的流星從眼前劃過…“這是自己麼,原來在這一刻,自己是如此絢爛…”
南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
都城臨安被籠罩在夜幕之中,冷冷的大街上不時傳出幾聲狗吠。還記得去年官家改元嘉熙,隻盼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大宋可以收複失地,自己可以做為一名中興之主流芳史冊,卻不曾想這一年下來兩淮、荊湘各地百姓流離失所,路有餓殍,哀鴻遍野,一年之內熒惑、太白種種妖星閃現不覺,甚至連靖康元年的四星連珠之景,也再次出現在臨安城上空,歲末之時,又有天狗食日,一時間民心惶惶,連販夫走卒,也知道這是滅國之兆。
此時在臨安城北一座不起眼的宅院中卻隱隱有哭聲傳出,旁人不禁想是哪家的好兒郎又死在蒙古韃子的刀下了。
“求仙師念在與我祖上交厚,救救維兒吧,我渾渾噩噩三十多年,早年相繼得二子卻均不幸夭折,現僅餘此一子,還望仙師施與援手啊。”隻見一中年男子早已淚流滿麵懷中抱著一個嬰孩,孩子動也不動,毫無聲息。
“非我見死不救,實乃貧道道行有限,無力回天啊,此子本早夭之相,於腹中便已中毒,能堅持這段時日,已實屬不易了,唉!”道士看上去有六十多歲,破舊的道袍上已打滿補丁,卻又不染一絲塵土,一身仙風道骨,飽經滄桑的眼中也有絲絲不忍。
“賤人!狗賊!真以為我不敢動你們麼?”中年男子的眼中有難過、有恨意....
“算了吧,一切自有天數,都是注定之事,唉,無力回天啊,可惜可惜。”老道士念叨著。中年男子突然走到了道士跟前,掏出一塊玉佩塞入道士手中,順勢撲通一聲跪下道:“仙師,無論如何求你救救我兒吧,當年您與先祖有約,憑此玉,可為其後人做一件事,求您救救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