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專業術語來講,這個世界識字人口的比例,決定了生源的匱乏。
而現在百家爭雄又如此激烈,在百家互相較勁的過程中,識字隻是基本,各大書院看中的不是讀書本事,比如墨家一脈的非攻書院,實行的是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並重。
縱橫家的捭闔書院,強調的是學識和擅辯的口才能力多一些。
因此童生往往去各大書院求學,雖然直接步入內閣的機會不是多大,但是放你走的可能卻很小很小。
即使對你的能力感覺不到不足,一般也會將你留下,給你分配到附屬私塾裏去讀書,還會給你提供免費的食住。
這就等於是,隻要得了讀書人名頭之類的身份,哪怕你是個隻會咿咿呀呀讀書的童生,也會把你留下繼續挖掘,好比現代提煉石油,最後哪怕是渣滓,也有用處。
想走?可以,除非耳聾眼瞎還啞巴,但是誰會有勇氣把自己玩殘廢呢?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一切都是因為一個人,那個人狠狠的打臉了某個名望極大的書院的臉,引起了其他書院的幸災樂禍和各種譏諷。
他就是十年期間,猶如流星般驟然崛起的第五青牛!
沒錯,姓第五,名青牛。
話說這位青牛仁兄當時一心一意鉚足了勁想要去東來書院求學,因為他當時也算是個大齡青年了,所以就引起了應試官的不喜,加上又在初試的時候成績慘不忍睹,誰看了都忍不住捂住自己的臉,要麼就想把考卷拍他臉上。
所以就必然的名落孫山了,還遭到了極其刻薄的諷刺對待,並且驅趕出門。
這種對待,換了二一個讀書人羞愧之下說不好就跳河或者上吊了。
但是這位青牛兄卻不,三年後他又來應試東來書院!
毫無懸念,又落榜了。被冷嘲熱諷拒之門外,因為他實在不是辨明經綸,微言大義之才,毫無天分可言。
可他卻在辨氣堪輿,尋龍點穴,望聞問切方麵乃是奇才!
二次被儒家的東來書院狠狠羞辱拒絕後,卻因緣巧合的轉投陰陽家的五行書院,從入院第一天開始就如魚得水,每一日的進展都可以說百裏千裏!
當真如那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
因此,第五青牛的高光時刻也就來了,他被指定主持了中漢太祖的昭陵。
一手攬九天星華於峰上,聚六龍於陵前,養三麟於地下,形成了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風水大局,中漢因此雖然處於四方虎視之地,卻是整整十年國運昌隆,風調雨順。國力蒸蒸日上。
第五青牛的名號也就正式名滿天下。
現在的第五青牛已經在三十八歲的時候,赫然問鼎中漢的九卿之一,隱隱有晉級三公的架勢。
青牛仁兄雖然步步高升,但是他的心胸卻沒有那麼寬廣,為什麼?
看東來書院在中漢推廣自己學說的處境如何艱難就知道了,被第五青牛打壓到了舉步維艱的程度。
因此,當第五青牛的例子震驚天下後,所有書院的負責人就在東來書院這個反麵教材裏認識到了一件事,一件極其重要的事。
那就是:哪怕多養一個隻知道讀書寫字的榆木疙瘩,卻也可能扼殺了一個其餘學派的天驕英才!
所以寧可養到死,也不肯放過這八個字,就成了各大書院招生的第一標準。
隻要識字率不高的大環境不變動,那麼童生前往書院求學,被錄取的概率就會一直居高不下。
鐵夢依愁啊!
她是真的愁,愁的臉成苦瓜相了。
這不是送自己去給人練刀嘛!
自己可是妖孽啊!書院裏的賢人君子,鴻儒聖儒的,一經發現聖賢之地進來了一個妖孽,會怎麼著還用多想?
估計興奮的跳高!
還不怎麼慘就怎麼整死!
讀書人真像表麵那樣謙謙君子溫文儒雅嘛?
嗬嗬,鬼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