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夏仁宗做出決定,一來命令李沅儒為大將軍,率領十五萬大軍隨時迎戰,防止大宋精銳攻城,二來切斷與任得敬和大金的聯係,防止給宋軍製造借口。
嶽飛問:“西夏軍誰是主將?”
“李沅儒為主將,李仁友為軍師,誓與大宋抗爭到底。”
嶽飛已經對敵方的所有部署了如指掌。
到了六月底,劉光世又率領十五萬大軍,向西北對白馬強鎮軍司發起進攻,很快就占領了這一戰略要地。嶽飛也很快占領宣化府全境,夏仁宗的退路被徹底切斷,即使不發起進攻,隻要圍困半年,興慶府自然就會放棄抵抗。
嶽飛說:“要想攻克興慶府,就應該采取特異戰法。”
韓世忠說:“將軍有幾成勝算?”
“奇兵智取智取,讓城內士兵開門,就能輕鬆地攻破興慶府了。”
“是啊!興慶府城池堅固,即使我四十多萬大軍,耗上三五年,恐怕也奈何不了興慶府。”
“黃河不是經過興慶府嗎?”
“是的,你的意思是掘開黃河,水淹興慶府?”
“對!就是這個意思。”
“但興慶府是西夏的國都城,這樣恐怕會讓很多無辜的百姓受災,這也是你我不願意見到的。”
“兵者,詭道也!更何況慈不帶兵,如果心慈手軟,你我所率領的隊伍就會吃大虧。”
李沅儒得知這一消息後,急忙找到夏仁宗,說:“夏王,大宋恐怕會掘開黃河,以水作兵馬攻取興慶府。”
“水攻?真是笑話。”
“看樣子宋軍必定會采取水攻的戰法,應該有一個防守水戰的措施。”
“本王已經巡視過城防,早就應該安排防止水戰了,難道現在還沒有動靜。”
“這……”
“在下認為:應該將主力調往城外,留偏師守城,不知您覺得如何?”
“興慶府的城防主要在水患,如果讓預備役守城,能守得住嗎?如果主力調往城外,一旦戰敗西夏國就徹底完了。所以,應該全軍守城,這樣至少可以讓興慶府維持十年的時間,這時間夠長了吧?”
“但是,隻守城不外防這樣的道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
“不是不外防,現在實在是沒有能力外防啊!”
“那如果黃河一旦決堤,恐怕比宋軍來的還快。”
那天晚上,嶽飛和韓世忠、劉光世命令士兵挖開黃河,無邊的河水向興慶府奔湧而來,瞬間興慶府沒了田地和莊稼,幽暗的夜裏不時傳來幾聲烏鴉的鳴叫,讓人聽了感到十分陰森恐怖。
三天以後,夏仁宗召集僅剩下的幾位大臣開會,大家一個個銀塵遮臉,沒有任何笑顏。
三個月以後,嶽飛等人率領大軍,沿著幹涸的淤泥浩浩蕩蕩地走進了興慶府,這一刻,夏仁宗選擇了懸梁自盡。
趙構第一時間收到了攻占西夏的消息,他召集眾位大臣,說:大宋祖先沒有完成的工作,由我趙構完成了,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天意……
就在這時,落日的餘暉灑照在整個汴京城,戰役就這樣以西夏的滅亡結束了。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