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張九成是那種狂放不羈的人,所以見天色已晚,便獨自一人自顧自的離開了,留下趙構一人站在茫茫夜色中,許久,他才回宮休息。
轉眼已經來到五月,會試的日子馬上就要到了。
這天早朝的時候,趙構說:“各位卿,眼看會是的日子就要到了,你們都知道,這不但是弘揚傳統文化的機會,也是平定民心的一件大事。”
“現在,各項事宜已經安排妥當,你們都說說吧!考完之後怎麼錄取,授予什麼官職合適?”
萬俟卨聽到趙構開了頭,於是說:“官家,臣正要上奏呢?這次參加考試,官家親自參與,是一件前無古人的事情。可是,這如何錄取,授予什麼官職卻是一道難題……”
“說說看,這是為什麼呢?”
“依臣愚見,這些人大多數出身寒微,考上了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但如果放他們到地方上任職的話,恐怕他們又嫌棄職位卑微,如果都留在京城的話,京城的職位又太少,根本就滿足不了需要。所以,臣沒有可行的辦法。”
“萬俟卨,你繞了這麼大個彎子,到頭來卻沒有一個主見啊?你說不全是廢話嗎?”
“臣有罪。”
禮部尚書李光見萬俟卨滿口沒有一句正經話,於是急忙說:“官家,這次參加考試的人,大多是全國各地的年輕人,他們十年寒窗是多麼的不容易,論資曆論學問,他們自然不能跟在仕途上混了幾年的人。但是,他們就像一張沒有任何內容的白紙,所以論忠心年輕人比較可靠。”
趙構說:“好,你李光不愧是諫臣,處處都替朕考慮,你說下去。”
“是!在臣看來,這次參加考試的錄取三百九十二人,全部放在翰林院,陪太子、王爺、公主人讀書,確實有才幹的,就放在三省六部培養深造。”
“嗯,好,李光這辦法可行,就按照他說的辦吧!”
會試的日子終於到了,集英殿門外聚集著天下的學子,他們征戰成兩排,等待趙構親自前來。
隻聽見遠處傳來陣陣鼓樂聲,趙構便坐著大轎前來,到了集英殿門口,他從轎子裏走了出來,看著巍峨壯觀的集英殿,不禁微微一笑。
隻等趙構訓話後,會試便正式開始,趙構用洪亮的聲音說:“學子們,大宋平定了偽齊和楊幺,又把金人趕出了國門,現在暫時沒有戰事,所以應該重視文化的發展,各位要好好把握這次考試,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眾人說:“謝官家親臨會試現場,臣等將展現自己的真才實學,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趙構說了簡短的幾句話,邵成章拿來筆墨紙硯,親自寫下這次考試的題目,順手交給李光,要求一個半時辰後交卷,午時在紫宸殿賜宴。
這些學子們把試卷上交以後,便來到紫宸殿,等待趙構禦賜的宴席。紫宸殿裏,足足擺了五百張桌子,每張桌子十人,桌上擺滿了各種瓜果菜肴,還有紹興紅酒。此時,他們對考試的結果已經不放在心上,能參加當今天子的宴席,本來就是莫大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