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嶽飛,趙構請李綱、趙鼎、秦檜等人來勤政殿議事。

趙構首先說:“這次讓嶽飛前往南方,但願他好好帶領嶽家軍,將來對付鍾相等人的時候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向對嶽飛不滿的秦檜說:“官家,嶽飛跟別人不同,他手下兵強馬壯,而且還在詩詞中說什麼‘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這不是想自立門戶,公開與大宋對抗嗎?依臣愚見……”

“朕赦你無罪,往下說。”

“臣以為將嶽飛留在京城方為上策,讓他去南方無異於放虎歸山。”

趙構若有所思,沒有急著表態,而是轉過臉問諫官萬俟卨:“萬俟,依你看應該怎麼處理呢?”

萬俟卨本來就是秦檜一黨,見秦檜開了頭,趙構又問到自己,於是說:“南方麵積太大了,秦檜秦大人說的對,隻要派一人前去,保準南方不會有事。”

“誰這麼有能耐?”

“張浚張將軍。”

原來,張浚和嶽飛有私仇,他曾經誣告嶽飛部將張憲謀反,在秦檜等人的心裏,沒有什麼原則可言,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萬俟卨這才保舉張浚前往南方。

“張卿,你去怎麼樣啊?”

張浚上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說:“我聽官家的,官家叫臣留在東京臣就留在東京,叫臣前往南方臣就前往南方,而且毫不推辭。”

“這怎麼行呢?東京是大宋的首都,需要一個老練的人來把守,這一責任非張浚莫屬。何況說嶽飛謀反也沒有什麼根據,是嗎秦卿?如果是他真的要犯上作亂,把他留在東京更是一個嚴重的安全問題,不得不三思而行。”

李綱見趙構這麼說,連忙出班說:“如果鍾相、範汝、郭仲威等人願意接受招安,便會天下太平,如果他們不接受招安,誰去南方都一樣,無非就是兵戎相見,如果他嶽飛真的要謀反,那就一次性解決,但防著他是必須的,這叫‘防人之心不可無’嘛!”

“李卿說的對,現在東京急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少,還是讓嶽飛去南方才是明智的選擇,何況最近朕要去巡視,沒有張卿跟著怎麼能放心呢?各位說是嗎?”

李綱見趙構又要出巡,急忙問:“官家準備去哪裏出巡呢?”

“怎麼,難道你擔心監國的重任又落在你的肩上不成?”

“臣不是那個意思。”

“那真告訴你目的地吧!大相國寺,這下滿意了吧?”

“官家,現在北方初定,南方又暗流湧動,需要處理的緊急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不知道官家為什麼要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巡?”

“是的,現在需要處理的問題很多,但朕也有心願啊!父皇慘死北國、皇後慘死北國,現在南方又不穩定,朕希望去大相國寺祈禱天下太平,這個理由充分吧?”

見趙構這麼一說,哥未達成也不便再說什麼,何況皇上決定的事情,即使反對又有什麼用呢?

大相國寺相傳是信陵君的故宅,北齊六年在此建立建國寺,唐睿宗賜名大相國寺,在宋朝時期,大相國寺深得皇家的尊寵,就連住持的任命和辭歸,都要經過君王的詔旨允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