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閔在金營大戰金兵,雖然談不上大兵團作戰,但屢戰屢勝已經讓金人驚破了膽,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有多少宋軍前來,在慌亂中命令士兵亂殺一陣,便率領自己的部下逃回大名。

在東平府的趙構得到捷報,極為高興,這次自北伐以來可謂是連連告捷,他想到了戰爭畢竟是殘酷的,即使打下來了,也要花費巨額資金進行重建工作,於是想到了和談。

“來人,去給我把韓卿叫來。”

“是。”

不大一會兒,韓世忠來到跟前,說:“官家叫我有什麼事呢?難道戰局有變化?”

“快快請坐。”

等韓世忠坐定以後,趙構說:“韓卿,這次請你來不是因為戰局的變化,而是朕想到年年征戰不休,老百姓的負擔很重,即使把偽齊打下來也要花費巨額資金進行重建。”

“難道官家想和談?”

“朕正有此意,如今我大宋興仁義之師,在節節勝利的情況下主動提出和談,這足以說明朕的誠意。”

“依末將看,現在還不是和談的有利時機。”

“何以見得?”

“雖然我們占據東平府,現在又收複元城和開州,但背後的靠山是金人,即使我們想談金人也未必會同意,那劉豫就是一個提線木偶。”

“這倒也未必,劉豫雖然號稱十萬之眾,但都是民兵,沒有經過嚴格訓練,就連金人都抵擋不住我大宋的鐵騎,不要說他劉豫了。”

“那官家說說思路看看。”

“朕的意思是俯首稱臣,所有隊伍接受改編統一歸大宋指揮,這是核心中的核心,除此之外,別的都可以商量。”

“好啊!這一思路想必文武大臣都會鼎力支持,能勝任這一工作的隻有秦檜了,他是和談高手。”

“那就先讓他做好準備工作,然後派人去打探一下劉豫的真實想法。”

其實對於劉豫來講,他又何嚐不希望和大宋舉行和談呢,隻是他是由金人冊封的,一舉一動都必須以金人的方針為準則。

趙構征得韓世忠的同意,急忙下旨要求準備和劉豫和談,但前方的將士依舊在浴血奮戰。

成閔和呼延通結束戰鬥後,留下三千將士守城,便率領部下浩浩蕩蕩趕往南樂協助解元,偽齊南樂守城的將領是曹成。

當二人來到南樂時,解元已經發起攻城戰役,兩人馬不停蹄來到城下,隻見曹成站在城樓上大聲說:“來將是誰,速速報上姓名來。”

解元躍馬橫刀,大聲說:“走狗,你爺爺是宋軍兵馬都監解元,奉命前來攻打南樂,識相的快快投降,否則城破之日必將碎屍萬段。”

曹成也不搭話,帶領隨從便走了進去。

呼延通迎上前,說:“這廝見我大軍前來,現在是所向披靡,他是打聽陣前將領的名號,看看是哪路神仙,以便尋找對策。”

“兩位將軍已經來了啊!南樂還沒攻下來,昨天前來叫陣,這廝就是不出戰,所以今天我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