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完顏宗翰已經率領敗軍退回北方了。”邵成章第一時間將金軍撤退的消息告訴給了趙構。

“好啊!這是預料中的事情,但也要防止金人卷土重來。

“官家聖明。”

“哪有什麼聖明不聖明的?全靠劉光世和嶽飛兩位將軍的功勞,當然也有朕的部分功勞。”

“如果不是官家的英明決斷,恐怕不可能取得勝利。”

消息很快傳到東京,人們奔走相告這一個大快人心的消息,金人再一次被擋在了西京城外。

如果說上次趙構平息的是國內紛爭,那麼這次就是抵禦外敵的入侵,這兩次的成功無異於加強了大宋君臣的信心,同時也讓他的威望得到了提高。不過,趙構心裏清楚,這隻是一次成功,或許還帶有幾分僥幸,現在正是內憂外患的時候,萬萬大意不得。但可以借助這次的成功,在大宋的領土上進行廣泛宣傳,讓老百姓知道他趙構做皇帝是有文韜武略的,是可以帶領大宋走出水深火熱的深淵,而不是一個碌碌無為、不思進取的昏君庸君。

戰後,趙構和劉光世很快回到東京,王彥作為西京留守留在洛陽,嶽飛作為統製協助王彥。

經過統計,宋軍戰死兩百零兩人,重傷四百五十七人,輕傷一千零九十七人。作為統籌全局的趙構,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宋人跟他走下去,這樣才能在將來的宋金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於是他下詔追認戰死的將士為英烈,重傷的將士為英雄,要求全體將士學習並進行廣泛宣傳。並建立忠烈祠,將那些離開人世的英雄全部供奉在忠烈祠內,供萬民敬仰,而且還每位逝者家庭發放五十貫的撫恤金。

安置好逝者,剩下來的就是傷員了,從普通士兵開始,重傷的兩貫,輕傷的一貫,指揮使重傷的十貫,輕傷的五貫,副都頭、副兵馬使重傷的七貫,輕傷的五貫。對於已經離開人世的將士來說,他們已經享受不到了,對他們的安置隻能說是做給活人看的,撫恤金和對傷者來說,這些錢都是實實在在的,總之一句話趙構之所以這麼做,無非就是激勵大宋的將士抗擊金人的入侵。

“韓卿何在?”

“臣在”,韓世忠聽到趙構叫他,邊答應邊往裏走。

“對於如何安置傷病員朕已經下旨,你就按照朕的旨意去辦吧!”

“是,官家放一萬個心,臣保證安排得滴水不漏。”

打發走韓世忠,邵成章走了進來,開口說道:“官家,信王趙榛求見。”

“信王趙榛?他來幹什麼呢?他不是在五馬山拉起隊伍抗擊金軍嗎?讓他進來吧!”

趙榛大步走了進來,“臣參見官家。”

“信王找我有什麼事呢?”

“聽說官家將攻打西京洛陽的完顏宗翰擊退,臣特意前來祝賀。”

“這是朕的分內之事,都是為了趙家的江山,沒有什麼可客氣的。”

趙榛是宋徽宗的第十八個兒子,在靖康元年時被宋欽宗封為信王,相傳在“靖康事變”被押往金國的途中,在江西婺源縣逃脫,前往河北正定縣境內,被在五馬山舉起義旗抗金的馬廣與趙邦傑尊為首領,趙榛曾派馬廣去見趙構,希望趙構能支持他的抗金大業,但黃潛善和汪伯彥並不相信,趙構也沒有給與相應的支持,後來在金人的進攻中五馬山被攻破,趙榛從此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