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突厥退兵(2 / 2)

“沒事,將軍,讓他們磕幾個頭吧,即是為他們自己,也是為他們的父親,他們的父親雖然去了,可是將軍卻替他們報了仇,這個頭他們應該磕,將軍,老朽也給你磕頭了,秀容城雖然丟了大人,可是還有孩子,隻要孩子還在,老朽就還有希望,秀容城也有希望。”

老人這麼一跪下,周圍的百姓發了發呆,也跟著跪了下來,援軍在城下大戰突厥人時,多數百姓都上城觀看,他們親眼見證了援軍的英勇殺敵,無論如何,這些援軍救了他們是事實,雖然青壯大部分死去,可秀容城的孩子還在,就還有希望。

不知是誰率先呼出了萬歲的口號,接著所有的百姓都呼了起來,一邊狂呼,一邊流淚,隋援軍將士都鬆了一口氣,剛才那種壓抑感讓他們都覺得比打了敗仗還難受,此時的歡呼聲中雖然夾雜著不少傷感,但那種壓抑的氣氛總算沒有了。

殷開山被一名親兵扶著,從後麵上來,到了李世民跟前,將扶著地親兵推開,向李世民鞠了一躬:“老夫多謝少將軍救了秀容城數萬軍民。”

殷開山既是城主,又是宿將,還曾在李淵手下為將多年,立下過無數功勞,雖然李世民是李淵的兒子,且有對他有救命之恩,按理說是可以節製他,隻是哪敢。

見他向自己行禮,李世民連忙將殷開山扶住:“殷老將軍,晚輩當不得啊。”

“當得,如何當不得,有誌不在年高,老夫在你這個年齡可做不了這番事。”殷開山剛才在和老友裴寂相見,從裴寂那裏了解到李世民的過人之處,雖然李世民是一個晚輩,殷開山卻是真誠的道謝。是為他,也是為了活下來地數萬軍民。

“當不得,當不得。”李世民連忙謙遜,親自攙扶著殷開山進城。

除了殷開山的五百人,援軍的將士都是第一次踏入這座城池,整個城池可以說是滿目蒼夷,許多房屋都被折成了廢墟一片,街道兩邊全是白色,都是新建的靈堂。由於突厥人圍城,商旅斷絕,市麵上也沒有什麼人影,相比擊敗突厥人,接下來的秀容城重建恐怕更加艱難。

到城中後,援軍開始統計戰果,這次戰果無疑相當驚人,兩萬突厥人除五千大軍仍然完整外,餘下的一萬五千大軍,俘虜五千,逃跑數百,餘之盡皆被殺。可以說兩萬入侵的大軍基本上全完了。除此外,物資也是不計其數,光是戰馬就有七千多匹,這些可都是突厥上好的戰馬,牛羊更是有數萬頭,其他武器甲杖也有不少。

這些全是戰利品,戰馬一匹不留,全部帶走,現在太原新軍剛剛組建,急需戰馬,至於數萬頭牛羊李世民倒是全部留了下來,轉交給殷開山,讓他把這些東西分給城中百姓。

之後,李世民及七千大軍全部留了下來,等待太原使者與突厥人談判的結果。

經過一個星期左右的談判,最後突厥人終於是退軍了,並且和李淵簽訂了護守同盟條約,當然李淵為此也是付出了很大代價,不僅將太原府庫裏的現銀拿出一半給了突厥人,還另外給了突厥人二十萬車糧食,加被俘虜的五千大軍。

雖然付出了如此大的代價,但李淵也通過這次邊境衝突進一步增強了自己手中掌握的力量,其實是軍隊的力量,已經擴大到十萬人,並成功的利用這次邊境衝突鏟除了忠心於大隋的臣子,如王威、高君雅之流,借口就是勾結突厥,謀取太原,從而徹底的將太原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裏,為日後的起兵反隋做準備。

談判結束後,李世民在留下兩千大軍交給一個叫李雄的李氏族人統領守衛秀容城外,帶領餘下的五千人馬外加殷開山一家浩浩蕩蕩的返回太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