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三年春,梁國邊境起兵,肆意屠殺百姓劫掠物資,黃沙漫天,哀嚎遍地,戰事起。
朝廷派兵前去平亂,誰知本與梁交好的齊楚國卻突然叛變,夥同蠻人一同侵擾梁邊境,不堪其擾的境民紛紛舉旗與兵將一同進行反抗,勢要保衛家國。
然梁太帝年老昏庸,朝內任用宦官朋專掌權,自己隻知吃喝玩樂。而朋專此人心狠手辣,睚眥必報,引得朝中諸位大臣不滿,以聞,樓,孫三人為首,自發帶領群臣抵製朋專的一切命令,公然與之抗衡,誰知朋專竟不管不顧的將所有反抗他的人全部以莫須有的罪名投入大獄,而邊境的形勢更是不容樂觀。
就在這內憂外患之際,太帝兄長逍遙王梁鯤不忍此等局麵,廣招有識之士,俠義之人,表麵上逍遙玩樂,迷惑眾人,實則暗中養精蓄銳壯大兵馬,待時機成熟,終於於天元五年秋夥同太子梁昴進行逼宮,殺了朋專及其同黨,並扶持梁昴即位,封太帝為太上皇,內憂解決。
梁昴即位後,首先對那些含冤入獄的大臣們實行安撫獎賞,後又派遣聞大將軍前去支援邊境,接著又整頓朝綱,重製律令,改革經濟和考試製度。
同年冬,在聞家小公子的精明帶領之下,我軍以少勝多,戰火平,帝大樂,拜封其為將”
台上說書先生唾沫橫飛,手中折扇時展時合,台下觀眾們聽的入迷。
“要說咱們這位新帝,那可真真當的起明君一詞,他上任後不僅善用賢能,還樂於接納批評,更不會隨便擺皇帝架子,親近隨和不說,最讓人覺得難能可貴的是,他與妻子善純皇後自幼青梅竹馬,二人伉儷情深,他的後宮至此也隻有中宮一人,甚至還立下了一生一世隻一人的誓言”
話到此,又是一陣叫好聲。
二樓雅間裏,兩名男子對立而坐。
一身紅衣勁裝如火,束高馬尾,麵龐白淨,桃花眼瀲灩多姿,唇角噙著笑,活脫脫意氣風發少年郎。
一身白衣清淡素雅,墨發輕挽,相貌朗俊,丹鳳眼內勾外翹,端的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今日的故事裏可是有你家老爺子啊” 紅衣少年說著。
“嗯”
“這麼平淡?”
白衣少年執茶輕抿,眉眼輕挑起 “我需要有什麼反應嗎?”
“好喝嗎?” 紅衣少年又問著。
“回甘”
紅衣少年跟著嚐了一口 “好茶是好茶,隻是還差了點意味”
一樓,說書先生已經開啟了另一個故事。
“既然大家都想要聽這聞家小公子的故事,那我便將我所知道的,說上一二”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這聞家的小公子啊,本名聞於淵,字鳴野,封號平南,自幼隨父習武,熟讀兵書,十二歲可隨父出征為其出謀劃策,精於謀略。天元五年,他指揮參加了那場以少勝多的戰役,也就是我前麵所說的那場,此戰使帝破格冊封他為平南將軍,並給予虎符傍身,封地江南一帶,賞千金食祿”
“至今,他為國出征數次,卻是無一敗績,這也奠定了他殺神的威名”
“傳聞平南將軍麾下七十萬大軍,能人異士數千,他也是梁國朝堂之上年紀最小的將軍,位高權重”
“據說啊,帝還曾想著封他為王,讓太子殿下輔佐他,然後自己領著夫人去遊山玩水,是他自己拒絕了”
滿座嘩然。
二樓雅間: “噗” 紅衣男一個沒忍住,剛到嘴的茶盡數噴出。
“你” 盡管對麵的白衣男反應靈敏,仍有水漬濺到了他的衣袖上。
“抱歉抱歉,我實在是沒忍住!這都誰傳的啊?簡直是離譜至極”
“坊間傳言大多都是捕風捉影添油加醋的,不可信” 白衣男皺著眉。
“倘若此番話真的傳進了那位的耳朵裏呢,畢竟此種地方人群雜亂,別有用心的人多的是”
白衣男沒有接話,反倒是長指勾起乳白色的茶壺,動作雅致的添起了茶,手背青筋脈絡分明,好看的緊,紅衣男細細的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