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始終無法真正理解別人,甚至不能去真正理解與自己進行靈魂融合的陳文若,自己始終是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利用陳文若的身份去做事,這就是一種偏見。
在這種傲慢與偏見之下,肖雨涵的所作所為根本就不會有真誠,她所說的豪言壯語也隻是一種實驗性的演繹。因為,她自始至終,都認為,自己隻是臨時在這個世界扮演一個角色罷了。她始終在催眠自己,“這是係統給自己的一個任務”,她無視了一個事實,她與陳文若已經融為了一體。她始終不願意承認,陳文若的經曆會對自己造成強烈的精神衝擊,陳文若的情感也會影響自己,係統根本不會發布任務。
她逐漸意識到,肖萱對她的關心和指導,並不是想控製她,而是希望她能夠更好的成長,在未來越來越艱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她想起來,肖萱曾經說過,這個世界是“安全級”,也就是說,這裏是新手村,在一個新手村,她憑什麼傲慢,又憑什麼有如此多的偏見。
肖雨涵的思維逐漸冷靜下來,她現在明白逆反心理隻會束縛她的發展。在思考的過程中,她發現內心中一直有一種情緒在與自己對抗。
她猛然想起了心魔,在物質世界,心魔幾乎是被二維化,被歸結於心理學理論之中,低維度的心魔隻能影響個人,而無法響應世界。
但是在靈氣世界中,修士的精神可以具象化,意識可以影響萬物,神識更是可以逐漸脫離肉體,在這樣的世界,心魔則似乎存在於更高的維度之中,它就好像四維世界在三維世界的一個投影,不斷的影響著這個世界中的每一個人,而且根本無法消滅。
肖雨涵此刻感受到自己的心魔在一點一點壯大,這讓她想起了自己在物質世界中的抑鬱症經曆。她回想起在那段時間裏,自己的心境一片黑暗,無法擺脫負麵情緒的困擾,她一直在逃避那一段經曆。而現在,她意識到這與自身的傲慢與偏見有著密切的聯係。
在物質世界中,肖雨涵因為沒有超越自己的過去,被抑鬱症所困擾。她內心深處的傲慢和偏見使得她無法接受和理解自己內心的脆弱,無法真正麵對與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
其實她在物質世界中的生活壓力很小,父母雙全,沒有經濟壓力,而且她的父母直到最後一刻都沒有放棄過她。
她得病完全是因為在生活中,以自我中心的態度使得她在麵對困難時無法主動求助。
她始終認為別人終究會發現自己的困難,別人應該會主動幫助她,但往往別人並沒有像幽夜那樣的洞察力,導致她精神逐漸扭曲,甚至放棄了抑鬱症的治療,選擇了與卡車正麵對撞這樣的極端行為。
肖雨涵回想起來,在與卡車對撞之前那個瞬間,她曾經幻想過會有英雄來把自己救走,英雄出現了,可她對此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