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隆縣,沿江鎮,白潭村。
年關轉眼已過月餘,春日裏雨水漸多,淅淅瀝瀝下個不停。
黃淵正倚在牆邊那張破木床前,呆呆地望著屋頂的房梁,對窗外的雨聲絲毫沒有在意。
黃淵本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天天過著九九六的生活,唯一的興趣愛好就是休息日去爬爬山,親近一下大自然,就在昨日,還在深山與驢友徒步,卻不料行至一處斷崖時,失足掉了下去。
再一次蘇醒時,一股並不屬於自己的記憶猛然襲來,才發現自己仿佛是穿越過來。
仔細回想,這裏不是修仙的異世界,自己也沒有係統附身,隻是穿越到了一個書生身上。
既非舉人也非秀才,隻是一區區童生。
如今是弘治年間,明孝宗朱佑樘在位的時代,而後依次是弘治、正德、嘉靖……想著這幾個朝代政治局勢相對穩定,避過了正統的土木堡之變以及景泰、天順的內憂外患,離著後金之亂也還有百年光景,除去中間正德十四年出了個寧王造反,基本都可以稱得上太平盛世,自己也可以安穩的過完這一生。
此身之名亦稱黃淵、年十六、高六尺、麵目清秀俊朗,龍驤虎步 ,是這十裏八鄉有名的俊後生。
原主人的父親是一位秀才,本來還在備考下屆鄉試,不料積勞成疾加上風寒入體,在床上休養了幾日便駕鶴西去,隻剩下嬌妻、長女及幼子。
原主從小隨父求學,通讀四書五經,矢誌科舉之道,日後做官做宰,為家中增光添彩,不過父親的離世對黃淵還是有極大影響,從十三四歲便試著參加縣試,皆名落孫山。
由於讀書終需要花費,到今年黃秀才攢下的銀錢也省吃儉用的用光了,家中生活開始拮據,這還是姐姐黃玉自懂事起便幫母親一起做女紅,補貼家用,不然黃家早已斷糧,村中便有許多人來勸黃氏,要原主不要念書了,到鎮上謀個差事,再找個媳婦兒,安穩過日子。
可黃氏心中始終記著亡夫之願,遲遲不肯放鬆,就算已經落榜三次,還是一心想要供養黃淵讀書,村子裏誰要是說閑話,她都會匆匆懟過,嘴裏還念叨,以後自己的兒子一定有出息,村裏人見了也都束手無策,隻好私下背著黃氏說了一些閑言碎語。
黃淵的阿姐黃玉大他一歲,今年已滿十七,黃氏看著女兒再不嫁出去,都要變成老姑娘了,便想到村裏人常說起鎮上的於媒婆,爭取給女兒嫁個好人家,這樣聘禮也是一筆不菲的進項,日後還能幫扶幫扶娘家。
對於兒子黃淵來說,黃氏打算他科舉中榜之後,憑著自己兒子的好相貌,沒準哪一個千金小姐看上了他,到時候還能為黃淵仕途添磚加瓦。
忽聞窗外一聲嘹亮的雞鳴,把黃淵拉近了現實中,腦海還無意識的想起“ 詩經·齊風·雞鳴
雞既鳴矣,朝既盈矣。
匪雞則鳴,蒼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