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從街尾往左拐,就是農貿市場了,如果還有剩的,你直接就可以到農貿市場去賣。
農貿市場靠近幾個國營的大廠,一般到中午的時候就陸陸續續有工人下工,有些工人會順帶著繞路去菜市場提點菜回家。”
縣城就是不一樣,這麼多大廠子撐著,人口分布也比較密集。
兩人推著自行車,方安佳跟在後麵,看著周圍的路況,順便長長見識。
沈英蘭推著自行車到了黃鱔麵店,直接就開口問老板要不要買黃鱔,老板看了一眼她籮筐裏麵的黃鱔直接就跟她買了二十斤。
現在一斤豬肉一塊五上下浮動,黃鱔一斤賣一塊三,一塊四,快跟上豬肉價了。
沈英蘭咋舌,這城裏麵的人就是懂得吃,還舍得吃,她看那一份黃鱔麵,也沒放一條黃鱔啊,頂多就幾段。
暴利啊,這一份黃鱔麵就賣八毛錢。
這黃鱔確實是賺錢的,這倒手一賣就淨賺了一塊四一斤。
現在沈一嵐帶的黃鱔全都是方剛去田裏麵抓的,隻費了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沒有花半點錢。
自個在勤快一些,運到縣城賣這,三四十斤的黃鱔,一天就能賺個五六十塊錢。
是上一個月班的工資呢。
吃到甜頭的沈英蘭,更是下定決心要勤快一些,擴大黃鱔的市場。
現在是八月份,黃鱔到11月份才結束,差不多還有三個月的時間,這倒賣黃鱔的生意還能再做三個月。
沈英蘭這麼一算,整個人都激動了,眉毛眼睛都跟著在笑。
“小姑,咱還得找一個大買主才行,這一家麵店壓根吃不了咱全部的貨呀。今天你就帶了50斤的黃鱔,現在賣了20斤,還剩30斤呢。”
任重而道遠啊。
一家麵店一天頂多就用20斤的黃鱔,他們來回跑一趟縣城大概需要三個小時左右,還不加上賣的時間。
光就是這路上花費的時間,少說就要三四個小時,就為這區區20斤的黃鱔跑一趟,這連時間成本都不夠,太不劃算了。
所以必須要找到大買主,多幾家,他們跑一趟才值得。
如果他們每次到縣城都能帶百來斤的黃鱔,就算是隔上一個兩三天來一趟,那一個月至少也有個四五百塊錢在手裏。
四五百塊錢說少不少,說多也不多,雖然沒啥驕傲的,但是對於沈英蘭來說,這可是一年到頭都賺不到的錢呀。
沈英蘭對此已經非常滿意了。
但是沈明玉卻覺得遠遠不夠,小本大利,才是她要達到的。
改革開放的號角已經吹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她現在兜裏麵的本錢夠了,接下去她就要想著如何擴大規模。
來的路上她就已經想好了,這次來鎮上,她要找的就是代理人,能夠代她售賣的。
她抽一部分的提成給對方,讓對方代賣,大頭她占,推銷的越多,她賣的就越多。
她每次來隻需要送貨就成,不需要去跑零售的事兒,不過這自然是困難的一步。
畢竟在這個年代,還沒有有人會有代理商的意識,不過也不是不存在,像前幾年的倒爺,其實也算吧。
“小姑,咱接著去問吧,不僅麵店,咱們還可以去飯店再問一問。”一瞬間,沈明玉就鬥誌昂揚。
不久的將來,她一定會成為萬元戶的!
看著侄女這激情澎湃的模樣,沈英蘭不由得也被帶動起來,“好,咱們接著去找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