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這家雞蛋小,就比鴿子蛋大一些,六分錢一個很劃算了,你要是有拳頭大小,那我也給您七分錢不是。”
女人是村裏的婦女會組長,佟秀娥。
“這城裏麵有雞蛋,價格每天都在變,特別是到夏天,這雞蛋放不住,收的錢就更低了。
不信啊,您夏收後去看一下,看看現在是不是這價,這六分錢是我最大的誠意了。”沈明玉樂嗬嗬的大聲說,保證在場的女人都能聽得到。
這要是等到夏收完,雞蛋都給捂臭了,哪能放的了這麼久呀?
自個兒也舍不得吃,就看著賣雞蛋補貼一下家裏的柴米油鹽。
就是六分錢,她都嫌貴呢,還想往五分錢壓呢,但是這也不能給截斷了吧,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嘞。
“行吧行吧,別說那麼多了,這回雞蛋就賣你了,我這一籃子有30個六分錢算的話,那就是……”
“一塊八毛錢,對吧?”
“沒錯,一塊八毛錢。”
這有了第一個,收雞蛋的活,就算在這個村子裏麵打開了,陸陸續續越來越多的嬸子們,提著雞蛋來換錢。
現在這村子裏,誰家不養三五隻雞呢?嗯,母雞見天的都會下蛋?
特別是這夏天的時候,這小蟲子格外的多,那家裏麵的小孩沒事就就去捉蚯蚓喂蟲子,那母雞吃的白白胖胖的,天天咯咯噠咯咯噠的叫個不停。
家裏頭養了三四隻雞,半個月左右就能攢五六十個雞蛋了。
她在村口收蛋的事兒,一下子就傳揚開了。
不到個把小時,就收了兩籮筐的雞蛋,加起來有四五百個了,她一天要用上百個雞蛋,這這雞蛋沒兩天就用完了。
這收雞蛋就花了三四十塊,收完一個村子,沈明玉就打道回府了,路上騎的特別慢。
生怕把雞蛋給碰壞了,這可都是錢啊!
沈老太聽見自行車的鈴鐺聲,就從屋裏麵出來。
沈明玉剛把自行車停穩,將後座上單著的兩筐雞蛋給搬下來。
沈老太從來都沒見過這麼多的雞蛋,那滿滿的兩筐啊,就算是墊了稻草,看著也不少。
“咋收了這麼多雞蛋呀?現在這天熱,雞蛋放不住,咱能用得著這麼多蛋嗎?”
“阿奶,就這兩筐蛋,不出三天咱就全都給用完了。”
“唉,這雞蛋糕也忒費雞蛋了,明玉啊,咱們能不能換個糕點,不費蛋的,這得多少錢啊。”
“等過陣子吧。”等過陣子山裏麵的紅棗就熟了,到時候就可以換成紅棗糕了。
紅棗膏補血不說,受眾群體還大,老人小孩吃了都能滋陰補氣。
沈英蘭看著也心疼,這兩筐子的雞蛋都抵她一個月的工資了,誰家一個月能造的了上千個蛋呀?
恨不得自己家開個養雞場,每天自己家雞就能下幾百個蛋。
不過這樣做雞蛋糕也沒法子,這雞蛋糕賣的確實好,最近他同事又跟他打聽了,啥時候給我月有空再讓她去肉聯廠賣。
那些同事也是舍得吃的,一買就是七八斤以上。
拎回家沒兩天就給吃光了,隔上個幾天又想吃。
她的同事都跟她抱怨著呢,這錢沒賺多少,全搭在雞蛋糕上了,之前就不應該嚐她的雞蛋糕。
沈英蘭啼笑皆非,這哪能怪她呢,就叫她自個兒都抵抗不了,每天都得吃上一小塊解解饞。
這多了,她心疼啊,這些賣出去能賺不少錢了。
“小姑姑,咱家要的大米買了沒有?今天下午就得把大米給泡了。”
“買了,買了。我一半還給你磨成了大米粉,放心吧。”
“那就成。”沈明玉累的汗流浹背的,抹了抹汗水。
明天就得去縣城,這縣城她還沒去過呢,但是按照小姑姑口中的的描述。
這個縣城有兩三個鎮那麼大,廠子更是不計其數,光是這縣城裏麵的廠職工那就有上萬人了。
所以明天怕是得帶個200多斤的雞蛋糕去賣,不回本不行,大老遠去,不能白跑一趟呀。
打定主意,三個女人就開始著手幹了。今天熬個夜都得把這些糕點給做出來,要不然到了明天,一大早就得出發,趕不上趟。
時間上了耽誤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