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壯帶著桃夭回到了山裏,又過上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
白雲在天上翩翩起舞,桃夭在地上蹦蹦跳跳,終日與自然為伴,小動物們在她麵前快樂玩耍。石壯每天挖草藥,采蘑菇,去山下賣錢,再買來生活的必需品。
幾年間,石壯曾經看過一次恩人,看到她的病已痊愈,這下徹底放心了。這期間,他也曾到孫老弟的墳上拿一些骨頭去祭奠,因為孫老弟早已成了他家中的一員。當然,父母和妻子的墳前,他也是不忘帶著桃夭去祭奠。
母親留下的幾本書,從小到大,石壯已經翻了無數遍,每一個字都刻在了腦子裏。雖然桃夭並沒有到鎮子上去和其他的孩子一樣上幼兒園,但是石壯也沒有耽誤孩子的教育。閑暇時間,便將這些故事講給桃夭聽,同時也教她認識上麵的字,就像當年母親教自己認字一樣。
這一天石壯講道:“月宮中桂花樹下,仙女嫦娥在翩翩起舞。那裏還蹲著一隻兔子,它叫玉兔。它在月宮裏,在雲間,眺望著人間,望著咱們兩個。到夜晚,它就會到你的夢裏去,陪著你玩耍。”
“小兔子,它從天上下來了。爸爸,你看!”聽著聽著,桃夭突然蹦了起來,她指著院子裏的一隻小白兔叫道。
石壯以為是女兒在跟自己開玩笑,沒想到站起來向外一望,果然一隻小白兔瞪著紅紅的大眼睛正在院子裏蹦來蹦去。它時不時地停下來看著屋內的父女倆,似乎在招呼桃夭出去和它玩。不過很快,兔子鑽進了竹林中不見了。這下桃夭急了,她再也聽不下去了,飛快地從屋裏跑了出來,因為她的玉兔不見了,她也鑽進了竹林。桃夭一邊叫著小兔子,一邊哭著怪爸爸栽了這麼多的竹子,她不喜歡竹子。
石壯發現兔子跑進竹林,的確很不好尋找。
他找遍了整個竹林,終於在出了竹林不遠的地方,找到了那隻兔子。
桃夭哭著追了過來,一把奪過兔子將它抱在懷裏,輕輕地撫摸著,口裏還在自言自語:“小白兔,你是從天空上下來陪我玩的嗎?我也想見到嫦娥仙女,你能帶我去看看嗎?你一定是沒看見過竹子,因為你的月亮上隻有桂花樹,對不對?”
石壯也悄悄地走了過來,對女兒耐心講解起來:“爸爸小的時候奶奶經常跟我說,曾經有一位名人寫過有關竹子的文章,告訴我們竹子是非常好的一種植物,尤其它的精神更為可貴。”
因為找到了小兔子,桃夭就不那麼恨爸爸了,也不再生爸爸的氣,她一抬頭,對著石壯問道:“竹子的精神有哪些呢?您來給我講講吧。”
石壯一聽到女兒這話,興奮得想要跳起來,他開始朗誦起那篇文章:
“竹思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者。竹節貞,貞以立誌;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之,為庭實焉。”
因為他所背的都是文言文,所以桃夭並沒有聽懂,隻是似懂非懂地點著頭說道:“您給我講講吧,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它到底好在哪裏?我隻知道竹報平安僅僅這一點,其他的還需要您再給我進行講解。”
石壯非常耐心地給桃夭進行了一番講解,桃夭不住地點著頭,連手裏撫摸著小兔子的動作都停止了。
緊跟著,她就讓爸爸講給自己的內容,一個字不差講給了小兔子聽,小兔子的耳朵動了又動,仿佛已經聽懂了她的話,跟她配合著。
從此,桃夭愛上了竹林,帶著眾多的小動物在竹林裏麵奔跑著,跳躍著,過著自由自在,快樂的生活。因為在山裏麵,桃夭總是跑來跑去和小動物們玩耍在一起,所以她的頭發一直是很短,因為如果留了長發,就會被樹枝等等東西勾住而發生危險。
每次石壯從鎮裏回來,還要到樹林裏麵去,到處尋找桃夭。桃夭此時儼然成了一個假小子。如果不是自己的父親知道她是女孩的,隨便一個外來的人都會把他當成男孩對待。
那桃夭的膽子越來越大,有時還跟著父親一起去挖草藥,撿枯枝,拾蘑菇等等。山裏麵的活,她都要體驗一把。
這樣一來,石壯每天都早早回家,要到山上把桃夭喚回來,以免她在山中發生危險,然後把院子裏的防禦措施做好,防止野獸進攻,然後才是他們兩個坐在星光下。
後來石壯幹脆把上麵的東西耐心地化為他們家人的食材,再後來就是幹脆就叫她“山間小子”。但是這裏麵包含著桃夭快樂的童年,更有自己自由、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