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她還是不拿自己當朋友(1 / 2)

國坤一直熱心慈善事業,連帶著孟宴臣的分公司也會每年資助一些公益項目,從去年開始,國坤轉變了一下資助形式,由公司高層人員通過集體的公益項目,自己認領其中一個分支,並在集體大會上進行彙報。

孟宴臣之前一直不讚同這麼高調的做慈善,他一直秉持著低調做人的原則,也不希望被人注視。

但是媽媽一直敦促他盡量多曝光一下自己的慈善工作,孟宴臣記得自己的初衷,來自於爸爸的話,“我們孟家之所以擁有今日,並不是我們有多努力,是我們足夠幸運獲取了這份財富,如果我們不能回饋社會,那說明我們沒有能力去駕馭財富,反被掣肘。”他就想讓慈善事業成為公司日常的一部分,而不是大肆宣傳後成為國坤的標簽。

“宴臣,自此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媽媽在早餐中對著孟宴臣說。媽媽並不是喜歡沽名釣譽的人,她隻是希望善心被肯定,讓更多人加入,讓社會也逐漸認可隻要是好事,就值得被讚揚。孟宴臣聽懂了媽媽的話,也重新定位了自己在慈善事業中的角色。

今年,他決定好好把他手裏的慈善活動辦好,讓更多的人去加入。

孟宴臣今天沒有認領山區的貧困兒童,他認領了一個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的公益。

在燕城的福利院,有不少殘疾人因為身體原因被遺棄,成年後又缺乏一技之長進行個人生活自理,福利院希望有合適的工作能讓這些殘疾人參與,也能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前期公司已經和福利院進行了溝通,決定先從症狀比較輕的幾個人入手,進行工作技能的培訓,看看能不能行得通。

孟宴臣記得康承把技能培訓定為國坤下屬的成衣廠的配飾手工製作上,由工廠的熟練技工對殘疾人進行講課,並由殘疾人進行實際操練,成為國坤製衣外包項目的一環。

“孟總,福利院那邊已經交了第一批訂單的配飾,聽紀廠長說,工藝還不錯,多加練習肯定可以跟得上工廠的出貨速度。”康承認真彙報,“福利院希望您做為項目負責人,參加一個小小的儀式,算是對您的感謝。”

孟宴臣查了查行程,決定去一趟,表示尊重。

“哥哥,你要去福利院嗎?可惜我沒辦法陪你去。”許沁倒是消息靈通。

“嗯,你封閉集訓還沒有結束,不然可以和我一起去。”孟宴臣也知道許沁對福利院還是有感情的。“需要給哪裏的孩子帶些禮物嗎?”

“還是哥哥你了解我,那裏的孩子雖然不缺吃穿,可是沒什麼娛樂,你帶點玩具送給他們吧。”許沁當時隻有一個玩偶,還是院長阿姨送她的,其他孩子都很羨慕。

“好的,我讓康承準備一下,一起帶過去。”孟宴臣爽快的答應。

“不如讓思嶽幫我買吧,思嶽肯定懂孩子們想要什麼。”許沁建議道。

“思嶽 ,她會不會不想和福利院有過多聯係。”孟宴臣有些擔憂。

“我們最彷徨無助的時候,福利院就是家,我們並不會排斥那裏。”許沁解釋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