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易經】(1 / 3)

易經是什麼?易經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但是易經到底是什麼?卻各說紛紜莫衷一是。你知道嗎?論易經與萬物公式柯易摘要:“易經”是我們中華祖先留下的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但是由於它語言深奧,表意抽象,一直以來沒有被正確的、完全的解讀,所以不能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易經到底是什麼?易經到底有什麼作用?我們該怎樣解析和應用易經?等等這些問題還沒有真正完備的答案。筆者是一名易經愛好者,經過近十年的研究發現:一、“易經八卦”的確象有些科學家所描述的那樣,是一道“萬物公式”。它極為抽象而有詳盡的表述了宇宙太空,天地萬物的構成、生長、變化、乃致消亡的規律。一切天體、萬物的本源和變化規律都不能逃脫這個“公式”。二、易學中“易經八卦”公式已經涵蓋或滲透到我們人類科學研究的各個學科,如哲學、醫學、數學、物理學、生物學、社會科學、軍事學、預測等領域。本係列論文將利用“易學”理論並結合現代科學知識來解讀宇宙、太空、天地乃至萬物的本源和運行規律。關鍵詞:無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陰陽千百年來,無數中外科學家們一直在堅持不懈地探索著一些“神秘”的課題,即:我們從哪裏來?世界是怎樣形成的?宇宙、太空、天地、萬物又將進行怎樣的發展和繼續?雖然我們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深對宇宙的觀測,並得到充分的證據來證明我們對宇宙的各種猜想,從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宇宙理論,比如說:宇宙永恒態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氣泡理論、宇宙暴脹理論、宇宙循環理論、超弦理論等等。但是這些研究都僅從局部的角度解釋了宇宙和太空,僅僅體現了宇宙存在的某個特征和現象。就象《盲人摸象》故事一樣,摸到象腿,就以為大象是樹幹,摸到象耳朵,就以為大象是扇子……。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一種理論或者假說能統一這些理論,完整地闡述宇宙、太空的本源和其中所存在的規律,更不用說演示整個宇宙包括太空的形成和發展的進程了。http://hi./%BF%C2%D2%D7%B4%F3%B5%C0筆者多年來一直堅持不懈的研究易學,發現中國的“易經”就是一道“萬物公式”或者說“萬物定理”,從整體上,已經對宇宙、太空、天地、萬物的形成變化進行了詳盡的闡述,我們人類目前所從事的研究工作隻不過是對“易經”闡述進行證明而已。而實際上我們能做的遠遠不止這些,我們可以利用現代的高科技手段和工具對易學進行剖析、研究和總結。然後將易學知識和理論應用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從而推動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同時還可以利用易學知識告誡人類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從而極大限度地延長我們人類文明存續的時空(因為根據易學觀點,人類存在隻是地球時空體係中一段事件而已)。易與天地準孔子在《係辭》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這句話的意思是:易經是根據天地的運行特點而總結出天地、萬物運行規律的一部巨作,所以能普遍地包含天地萬物產生、存在乃至消亡的至高道理。周子說:“無極而太極,太極而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64卦”。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周子和老子的這兩段論述雖然語言表述很簡單,卻高度概括地總結了物質產生的過程及其內在的規律性。首先,這兩段話都明確地告訴我們,我們生活著的世界來源“無”,因為不論是“無極”還是“道”,它們明顯的特征是“無”。老子在《道德經》中這樣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其次,“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與老子所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用不同的方式描繪了一個從一到多、從簡單到複雜的宇宙變化過程。第三,周子利用易學告訴了我們後人這種演化的規律,“有”產生於“無”;太極“有”又分化為“陰陽”兩種能量,陰陽能量和無極元的相互作用產生了陰陽粒子;陰陽粒子繼續相互作用產生了高階粒子---四象和八卦;八卦作為基本粒子構成了物質粒子和物質,從而形成了天地、萬物、生命乃至我們人類。第四,不論是動物、植物還是非生物,其進化和變化的過程都必然遵從這個規律。我們古之先聖們憑借他們非凡的智慧和超人的感悟能力已經總結了宇宙演化的規律,並清晰地告訴我們這種規律,而我們後輩卻完全拋棄了先人的成果,另起爐灶,僅僅靠所謂的高科技觀測手段加上眼睛和耳朵重新去總結這種規律。這是對易學資源的巨大浪費,也是對先人成果的巨大漠視。下麵我們從易學和其他學科之間的聯係來證明一下易經這個“萬物公式”正確性。http://hi./%BF%C2%D2%D7%B4%F3%B5%C0二、易學與二進製孔子在《係辭》中說:“一陰一陽為之道”。按我們現代語言和科學研究的成果,這句話的理解應該是:自然界中存在著陰陽,是對立統一的陰陽兩種能量,是構成萬事萬物的基礎,存在世界的一切都是由基本的陰陽能量所構成。我們都知道二進製數,二進製的發現直接導致了電子計算器和計算機的發明,並讓計算機得到了迅速的普及,進入各行各業,成為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工具。二進製的實質是通過兩個數字“0”和“1”來描述事件。在人類的生產、生活等許多領域,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來虛擬地描述現實中存在的事件,並能通過給定的條件和參數模擬事件變化的規律。二進製的計算機幾乎是萬能的,能將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完美複製,並且還能根據我們人類給定的條件模擬在現實世界難以實現的各種實驗。但是,不論計算機能給我們如何多變、如何完美、如何複雜的畫麵,其本源隻是簡單的“0”和“1”。“0”和“1”在計算機中通過不同的組合與再組合,模擬出一個紛繁複雜、包羅萬象的虛擬世界。在易學中,我們前輩聖賢們都毫不懷疑地肯定陰陽是構成世界的基礎,他們不斷地使用陰陽進行組合和再組合來描述世界萬物的變化規律。這裏我們來利用二進製對陰陽概念進行置換,用“陰”來表示“0”,用“陽”來表示“1”,數的二進製就等同於自然界的“陰”和“陽”,就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兩種對立統一的兩種能量。那麼同樣是二進製,同樣是陰陽,既然二進製的“0”和“1”通過計算機裏能夠創造出一個虛擬的、紛繁的世界,自然界中的陰陽為什麼不能形成現實世界的萬事萬物呢?當然能,因為自然界中現實存在的陰陽兩種能量就是計算機世界中虛擬的二進製。所以說自然界中“陰陽”能量就像電腦中的“二進製”一樣,真實地構成了我們紛繁複雜的“萬有”世界。區別在於自然界的“陰陽”是對立統一的兩種能量,兩種“陰陽”能量存在著各自的特性和規律,並不斷地相互作用和影響,而計算機中的“0”和“1”隻能按照我們人類給定的條件來運行,不能體現現實世界陰陽能量對立統一的特性,不能完全複製現實世界中“陰”和“陽”的全部特征和規律。在《易經》裏,我們知道所有的“卦”都是由“陰爻”和“陽爻”兩種爻來構成的,易學裏的“陰陽爻”不但繼承了自然界“陰陽”的符號,同時還複製了自然界陰陽能量對立統一的規律,並通過陰陽、五行、幹支等文字符號以及“卦”的圖形符號模擬了陰陽能量的相互影響和作用。雖然它不能象計算機一樣形象地、切實地給人們一種感性認識,但它能抽象地通過陰陽的變化規律和樸素的符號來告訴我們現實世界“萬有”的存在和演化規律。所以自然世界的“陰”“陽”作為基礎切實地造就了複雜的現實世界,計算機的“0”和“1”形象地模擬現實世界的一切現象,易學中的“卦”和“陰陽爻”抽象地揭示了自然界存在的事件和其變化規律。http://hi./%BF%C2%D2%D7%B4%F3%B5%C0所以孔子說“一陰一陽為之道”。三、易學與自然科學。這裏我節選《係辭》下傳中的一段話:“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