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宋慈去世(3 / 3)

宋慈急忙伸手,可是夠不著莫如深,於是說:“秉孫,子龍,把如深扶起來!”

宋秉孫急忙過來扶莫如深,可是莫如深沒有起來,反而叩了一個頭。

宋慈略感疑惑:“如深,你這是為何?”

莫如深很誠懇地說:“如深出身貧寒,是一個不知來處,也不知去處的人。僥幸入得公門,自我擔任縣尉以來,多虧了宋大人的教誨,我才有今天。如深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宋大人可否應允?”

宋慈說:“如深,有話你起來說。”

“大人聽我把話說完。”莫如深說,“自子龍離開我,我深感捉襟見肘,好在跟著大人學過一些皮毛,否則我無法應付那麼多繁雜的案子。在此,如深懇請宋大人,收為弟子。如深渴望繼承大人畢生所學,今後必不負大人的教誨和朝廷的信任。不知大人是否應允?”

說完,他又叩了一頭。宋慈注視著他,臉上洋溢著微笑,然後輕輕點點頭。

宋秉孫再一次過來扶莫如深:“如深兄,父親已經答應你了。起來吧!”

莫如深這才站起來。

宋秉孫對宋慈說:“父親,你的心願終於達成了。”

宋慈顫顫巍巍把腿放下來,說:“秉孫,幫我更衣。”

鄒子龍急忙說:“老師,你躺著就好,不要起來了。”

“不!我要起來!”宋慈堅持道。

宋秉孫特別理解宋慈,幫他穿上了衣服。宋慈在宋秉孫和鄒子龍的攙扶下,整理衣服,慢慢坐到椅子上。

莫如深明白,宋慈希望莊重一點。他很識趣地跪在宋慈麵前,宋秉孫把茶碗遞給他。

他雙手舉起茶,說:“老師,弟子莫如深為您敬茶,請喝茶!”

宋慈慢慢伸手,接過茶碗,喝了一口。宋秉孫把茶碗接過去,放在了桌子上。

莫如深鄭重地說:“弟子給您叩頭!”他叩了三個頭。

宋慈以手相攙,說:“罷了,如深。趕緊起來吧!”

莫如深站起來,垂手立在一邊。

宋秉孫說:“子龍兄,如深兄,今天是個好日子。父親的精神也很好,我去準備酒食,我們喝一杯!”說完,他出去了。

莫如深急忙扶住宋慈的另一條胳膊,鄒子龍說:“老師,您還是到床上躺著吧!”

宋慈擺擺手:“不用!你們扶我到書房,我要同你們說話。”

鄒子龍知道拗不過宋慈,兩人扶著宋慈慢慢轉身向門口走去。出門後,宋慈居然越走越快了,看來他的精神真不錯。

莫如深打開書房的門,看到眼前的景象,覺得很震撼。

房間的牆上掛著各種人的骸骨及肌肉構造圖,牆邊還有幾副骨架。架子上有陳列著很多書籍、檔案和罐子。

宋慈一指屋裏,說:“這裏的東西子龍見過一些,最近又多了不少。你們好好看看,咱們好好聊聊。”

宋慈竟然給鄒子龍和莫如深講解起了這個房間的每一樣東西。誰成想這一聊就是三天三夜,除了吃飯和睡覺,他們基本就在這個房間待著。

莫如深真是受益匪淺,與宋慈相談甚歡。第四天早上,宋慈沒有起床。

正在莫如深覺得奇怪的時候,宋秉孫來了。

宋秉孫有點難過地說:“父親怕是不行了,你過去看看吧!”

莫如深急忙衝出門去,奔向了宋慈的臥房。宋秉孫早一步通知了鄒子龍,鄒子龍早到了一步。

鄒子龍跪在床前,握著宋慈的手說:“重視勘驗現場,重視詢問證人,更要懂得利用各種不同的力量,尤其是官場的力量。老師,我記下了!”

宋慈輕聲地說:“子龍,你為人正直,這是優點,但更要注重做事的方法。你可以直,但不能愚。”

鄒子龍哽咽著說:“是的,老師,子龍謹記!”

宋慈問:“如深來了嗎?”

莫如深趕忙上前:“老師,我在。”

宋慈費力地抬起眼皮,微笑了一下:“如深,你聰慧過人,又有紅纓姑娘相助,但有一點你要清楚。”

羅紅纓在旁邊點點頭,莫如深急忙道:“老師,您說,我在聽!”

宋慈輕輕地說:“大宋國勢日漸衰微,皇上年過花甲,庸而不昏,國力尚能支持一時。皇上百年之後,太子暗弱,不識國家大事。你身負才華,勢必會受重用,然朝廷內朋黨傾軋,你很難置身事外。記住,遇事不決時但憑良心作決定。”

莫如深熱淚盈眶,宋慈這是在交待後事,在彌留之際還能記得他這個剛入門的不肖弟子。

莫如深跪在地上,使勁點點頭:“如深記下了!”

羅紅纓也跪在旁邊,說:“宋大人,我會幫著他。您放心!”

宋慈欣慰地點點頭:“可惜,喝不是上你們的喜酒了!”

莫如深本來想說現在就敬酒,可是宋慈的情況根本不能喝酒。

羅紅纓倒是聰明,端了一檔茶重新跪下,說:“紅纓以茶代酒,與如深共敬老師一杯。”

宋慈很高興,想欠起身,但做不到。他稍微欠了一下身子,就劇烈地咳嗽起來。

宋秉孫趕緊扶住了宋慈,一手把茶端到他嘴邊。宋慈稍稍沾了一下嘴唇,算是喝了。

這麼簡單的動作做完,宋慈的額頭滲出了汗水,大口喘著粗氣。

宋慈長出了一口氣,說:“可惜呀,我——我——我不能——再——再與你——你們——說話了!”

宋秉孫握住宋慈的手:“父親,你不要說話了。休息吧!”

宋慈斷斷續續地說:“再——再不說——就——就沒有機會了。秉孫——朝廷——再——開科——取士,是——是否——參加,你——你自己——決定!”

宋秉孫眼淚慢慢落了下來,點頭道:“父親,我記下了!”

“告——告訴——你的——兩位兄長,清廉——為官——福氣——多!”話到此刻,戛然而止,宋慈的手陡然滑落。

一代名臣,斷案聖手,中國古代法醫學的鼻祖宋慈溘然而逝。700多年後,他的著作大行於世,被翻譯成十幾種文字,現在仍是眾多法醫專業學生的必學教材。

宋秉孫早在前幾天就給兩位兄長寫了信,然後他們在外為官,路途遙遠,終究沒有見上父親最後一麵。

莫如深、鄒子龍與宋慈的三個兒子一樣,為宋慈披麻戴孝。

宋慈去世了,新任廣州知府很快就要上任了。宋秉孫舍不得銷毀宋慈斷案幾十年來積累的各種文檔和物件,至於如何處置,他問莫如深和鄒子龍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