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如深不置可否,說:“忽必烈來宋的事情,皇上預先一定知道。相信這幾天聖旨就會下來,到時就明白了。”
彭超不理解:“這也太窩囊了,難道皇上就忍心大宋被這樣欺負?”
莫如深覺得他還是不理解,說:“大哥,你想一下。金國和西夏這兩個國家哪一個是等閑之輩,沒有滅國之時大宋都向他們歲歲納貢,年年稱臣。可是,因為他們距離蒙古比較近,所以早早被蒙古滅了。你覺得大宋的軍力比他們強嗎?”
彭超還是不服:“不比他們強,至少也不比他們弱吧?”
“你說得有一定道理。”莫如深說,“你要明白,南宋比較富庶,曆代皇帝主要是想苟安於南方。隻要不耽誤目前的奢華生活,他們不會有進取心。”
彭超點點頭,臉上現出一些悲憤之色:“前些時,皇上不也支持你們辦了屯田謀私案嗎?難道他會不在意祖宗基業嗎?”
莫如深微笑道:“家裏的事好辦,因為犯事者都是大宋臣民,而且出了事,自有大臣承擔責任。外邊的事就不好辦了,軍力羸弱的大宋怎麼會是蒙古鐵騎的對手?”
彭超問:“難道蒙古人真是無懈可擊的嗎?”
莫如深說:“蒙古人也有他們的缺點,比如慣於遊獵,不善農耕,不重視文化。但曆代蒙古皇帝都有進取心,這一點是其他國家的君主無法比擬的。”
彭超長歎一聲,說:“我們不救忽必烈,也許蒙古就少了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我大宋也更安全些,不是嗎?”
彭超還是很難改變自己原來的想法,莫如深沒有直接回答。
他說:“大哥,你想一下。一個蒙古親王他並不知道自己以後能否登上大位,但願意了解民間疾苦,更何況了解的還是大宋百姓的疾苦,足可見其誌不小。這一點上,大宋皇帝就差遠了。”
彭超感到很難過,不想再說話了。
莫如深明白,忽必烈就是以後的蒙古大汗,元朝的開國皇帝。憑他和彭超兩個小人物,恐怕很難改變曆史的走向。
他更明白,隻有國家統一了,老百姓才能真正過幾天平靜的日子。而能做到這一切的不是宋理宗,而是忽必烈。
他無法與彭超談論這些想法,一旦說出來,反而會影響他們融洽的關係。
一夜無話,天亮以後,莫如深直奔州衙,報告了昨天斡勒赤說過的情況。
袁維俊聽罷,急得在地上直打轉。
他一邊踱步,一邊自言自語:“還有三四個月,我就該回京述職了,誰知會出這樣的事情。已經八百裏加急把消息送往京城,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回音?”
李時濟很看不慣他慌裏慌張的樣子,說:“袁大人,急有何用?我們還是抓緊偵破案件,找到忽必烈再說。”
袁維俊如夢方醒:“對!莫大人,抓緊時間破案,你可以調動州裏所有的人力。快,抓緊時間,近一兩天蒙古人便大兵壓境了。”
莫如深說:“下官必將竭盡全力!”
李時濟比較冷靜,問道:“不知莫大人如何查起?”
莫如深起身施禮道:“各位大人,凶徒以一女子為誘餌,誘捕了忽必烈。死在現場的兩名凶徒也是外族人。故而下官認為應在廬州城搜索神秘女人,並篩查廬州境內的外族人。”
袁維俊表示讚同,但也說出自己的擔憂:“莫大人言之有理。眾位大人,不知忽必烈是否尚在人世?”
莫如深明白,袁維俊是怕忽必烈已經死了,大戰就不可避免了。他這個廬州知州也就做到頭了,他擔心的是自己的官位和前程。
其他官員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大家的目光最終落在了李時濟和莫如深身上。
李時濟看看一眾官員,說:“忽必烈是否尚在人間,我們不得而知。然我廬州地處邊境,忽必烈又是在廬州出事,不日蒙軍便會兵臨城下。無論蒙軍的目的是威逼還是攻城,都應先加強城防和戰備,而不是討論忽必烈的下落。”
袁維俊不同意:“如果忽必烈找到了,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還是先找忽必烈為主。”
其他官員有的人支持李時濟的看法,有的人支持袁維俊的看法。
袁維俊更關心找忽必烈的事情,問莫如深:“莫大人,你的想法呢?”
莫如深想了想,說:“忽必烈在蒙古國朝廷舉足輕重,如果我是凶徒,不會輕易把他殺掉,這是要挾蒙古朝廷的重要人質。前提是凶徒是蒙古國以外的勢力,這也是斡勒赤懷疑我們的重要原因。”
李時濟聽明白了:“這也是蒙古兵臨城下的借口。但現場的兩名凶徒是外族人,我們隻要證明綁走忽必烈的是蒙古人,或許可以脫離目前的危機。”
“或許?為什麼不是一定呢?”袁維俊不解地問。
李時濟憂心忡忡地說:“如果忽必烈失蹤隻是他們的借口,他們就是想發兵呢?”
袁維俊聽明白了,癱坐在了椅子上。
莫如深思索片刻,搖搖頭:“以下官觀察,斡勒赤不像說謊。他是真著急,真想盡快找到忽必烈。”
其他官員有人附和莫如深的說法,但沒有一個人敢下定論。
李時濟說:“事到如今,別無它法,我們同時作三方麵的準備。其一,加固城防,積極備戰。其二,盡快破案,尋找忽必烈。其三,維持局麵,等待皇上旨意和增援大軍。”
袁維俊看看李時濟,又看看其他官員:“如果沒有其它補充,就依李大人所言作準備。”
袁維俊轉身對莫如深說:“莫大人,除軍隊外,州衙的三班衙役均由你調度,盡快破案。”
莫如深起身施禮道:“卑職一定盡力!”
他不想在這兒浪費時間,爭論再多也於事無補。他覺得袁維俊根本不配當知州,慌裏慌張,不像一個封疆大吏。
他倒覺得李時濟臨危不亂,頗有大將之風。廬州是邊疆重地,朝廷怎麼會派袁維俊這樣一個昏庸之人當知州。
莫如深不禁搖搖頭,在宋理宗的統治之下自己被貶廬州便在情理之中了。
他把三班衙役分了組,搜查城內外不同的區域,主要看最近出現在廬州境內外族人是否有可疑的人。
莫如深和彭超也帶著幾個衙役搜查城南,那裏離包氏宗祠比較近。
他們搜索到了一個村莊,沒有任何發現,於是從村裏出來了。
正在莫如深略覺沮喪的時候,幾個黑衣人堵在了出村的小路上。同時,路旁和後麵也有很多黑衣人圍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