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曹聯軍,與袁軍,在黃河邊緣,從三月僵持到六月,杜遠占據魏郡,控製漳河,曹操屯兵白馬,虎視黎陽,整整三個月時間,一直不曾有過大動靜。最多是偶爾發生些小戰亂,卻也提不起能夠決定性的一場戰役。
最後因為曹操缺糧,杜遠又因荊州劉表蠢蠢欲動不得不撤兵,袁紹也因損兵折將不敢輕舉妄動,至此,三方休戰。杜遠讓孫邵留守魏郡,其餘皆回洛陽。
而曹操在這段時間裏,可謂發生了很讓他難受的事情。
關羽走了。
還尼瑪過關斬將而去,又聽說孫策被人陰死了,現在坐領江東的是孫權,整個江東聲勢浩蕩,搞得曹操花了好幾天,才與江東達成合作關係。
劉備呢,也是因為與關張二人兄弟相會,而感動的內牛滿麵,帶著曾經失散的徐州部眾,紛紛投奔荊州劉表而去。
這荊州劉表,本來得知孫策被人陰死,那是大喜不已,因為孫策一死,屯駐江邊的兵馬也都撤了回去。於是,他才敢犯杜遠的地盤,而現在聽說杜遠已經撤兵回洛陽了,立馬扭頭就走。
於是,杜遠才不費吹灰之力,將劉表趕回了荊州。隻是一聽說劉備去投奔劉表了,猛然間想起,這是諸葛亮要出山的節奏麼?
要是讓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那劉備就牛逼了,但自己就悲劇了。要知道,劉備得諸葛亮之後,那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劉備這鹹魚也是要翻身了。
不行不行!得趕緊把荊州劉表給拿下,然後把諸葛亮給滅了,不能讓劉備得到,否則會成為自己的一大阻礙!
當即召集眾謀士,欲商討起兵攻取荊州之事。
郭嘉第一個出來阻止,道:“今河北未平,袁紹更是虎視兗、徐及司隸洛陽等地,若棄袁紹而攻劉表,此並非良舉。荊州劉表雖坐擁荊襄九郡,卻並沒有思圖它郡之意,而袁紹吞並冀、並、青、幽四州之地,早已對我們虎視眈眈,不得不先除之。”
眾人皆點頭稱是。
杜遠那個鬱悶啊,卻也知道大家的意思,隻得先不管荊州,而去應付袁紹。希望諸葛亮晚點出山,至少也要等消滅了袁紹之後。
正商量間,便有人報:“袁紹起兵八十萬,來攻取兗州!”
八十萬大軍!
眾人皆駭。
杜遠也是被嚇出一身冷汗,尼瑪的,才短短半年之間,袁紹哪裏搞來這麼多兵馬,想嚇死人啊!自己最多也就二十萬左右的兵馬,跟袁紹根本比不來。
不過縱然如此,杜遠也不怕袁紹,自己身邊武有呂布、趙雲、典韋之輩,文有郭嘉、賈詡、蔡琰之流,更有太史慈、張遼、顏良、文醜、華雄等將,縱觀天下,若比謀臣武將,怕也無一人能與自己相比。
顏良文醜自當日被杜遠帶回去之後,又以言語利誘,他們二人都感激杜遠的救命之恩,也就降了。
所以說,袁紹比自己強盛的,隻有兵多!
但自己這麼多年征戰以來,基本都是以少勝多。更何況,袁紹起兵八十萬來攻兗州,曹操豈會坐視不理?所以,袁紹自然會分兵擊之,隻要他兵力分散,那麼就不足為懼了。而自己跟曹操聯合,想破袁紹,並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