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落幕(1 / 2)

未央宮,滄池之中,有漸台高立於中央。

漸台本是平時觀景遊樂或舉行宴會之處,四麵環水,有橋相通。

中央高台,可俯視皇宮極遠,平時利於觀賞風景,此時易於觀測四周情況。加之高台四麵臨水,火矢難近,不利火攻,算得上是一處絕佳的防守之地。

但高孤於中央,引人矚目,同樣卻也是再無可退的死守之地。

王莽領著大幾百人退入漸台之後,尚未來得及徹底毀掉木橋,攻入皇宮的一股軍隊便已追至,逼得王邑父子隻能放棄了毀橋的計劃,邊打邊退著退回橋的盡頭,據地死守。

聽說新朝的皇帝王莽就在這裏,聞訊湧來的敵軍越來越多,敵人的火把之光圍著整個滄池,把黑夜燒黃了一角,將漸台映得如黃昏一般。

通往漸台的橋上,移動的火光像一條火龍,不斷衝擊著登臨漸台高地的橋頭。

橋頭那塊險地,火光躍躍、刀兵之影閃爍翻飛,伴著血光不斷地迸濺。

此起彼伏的絕命哀嚎聲中,血水傾灑,化成霧雨,一具具屍體翻落於滄池之中,將池水漸漸染紅。

漸紅如血的滄池水,與岸旁的火光交織,使得整個湖麵像披上了即紅還黃的落日殘霞。

那些個死忠的羽林衛,整個長安城的精銳之最們,瘋狂地揮著刀,守護著身後高台上,那個讓他們從小脫離饑寒之苦,流離失所之難的男人。

因為有他,才有自己的衣食無憂存活至今,這是他們將手中刀揮得呼呼作響的力量之源。

身前,是一個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戰友不斷倒下,他們沒有畏懼,沒有淚,沒有猶豫,隻是不斷地前仆後繼著。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心中懷著最初的感恩之心,隻是在拚命的報恩,從不去想這般死守是否有意義。

數倍於這些羽林衛的敵人殞命於他們的刀下,能站著的同伴越來越少,橋頭如山的屍體再無法堆高哪怕一尺、一寸,每一個生命的消失都伴著一道水花聲響。

半個時辰,一個時辰,一個半時辰...

漸漸地,屍山之上隻餘了十數人還在揮著手中刀,他們的身後再沒了替補。

王邑父子也不知於何時戰死的,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屍體是成了腳下屍山的一部份,還是已然沉入了池底。

沒人注意,連王莽也沒注意。

因為他的目光隨著他的心,一直在她逃離皇宮的方向。至於這事關生死的橋頭之爭,他一眼也沒瞧。

他的身旁,站著那個穿著皇後服飾的宮女。她望了一眼即將失守的橋頭,重向將眼望著身旁那個目光隻在遠方的男人,忽然滿足的一笑。

五十出頭的年紀,這一笑竟笑出了一絲風韻,七分楚楚三分媚的風韻。

高台之下,橋頭方向忽然安靜了,她自顧自地望著王莽深情一笑,爾後轉首望向橋頭方向,正望見一個又一個的敵軍踩著屍山,衝向此處,轉眼間便衝上了高台,揮著手中刀而來。

她笑著,張開了雙臂,迎向那染得血紅的刀,將他護在了身後。

數道紅色的刀光揮劈而出,兩三把刀砍在了她身上,一把對著她的腹部紮了進去,緊接著有一隻腳踹在了她的身上,將她踹翻在了王莽的身旁。

鮮血霎時染紅了身上的華貴皇後服,將那一身華麗的裙服染得如同婚嫁的裳裙一般喜慶。

目光對著染紅的衣衫,她緩緩地閉上眼,沒有去看他。

因為她知道,那個癡情的男人目光肯定依舊在遠處的那個方向,不會望自己一眼的。

但她滿足了,因為她是穿著大紅的皇後婚裳死去的,死在了他的身旁。

在她閉眼的同時,其中一把原本砍在她身上的刀,再次高舉而起,揮劈而出,刀鋒向著王莽的脖頸而去。

而王莽依舊隻是愣愣地站著,望著那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