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爭霸 第一一九章,商隊女幕後(3 / 3)

韓明瑜笑了笑,問道:“官學如今隻有這些書本嗎?”

李旭中再次歎了一口氣,說道:“倒不是官學,隻怕全城也沒多少書本了。不過好歹從啟蒙教育到聖賢書,還是都齊全的,隻不過數量有些少。到時候來讀官學的學生,隻怕要很多人用一本書了。”

“其實,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去抄書。抄書不僅有利於記憶,也能減少現在書本匱乏的難題呢。我記得曾經有人對我說過,讀十遍書,不如抄一遍書。可見抄書還是一個很不錯的功夫呢!”韓明瑜說道。

李旭中想了想,覺得這確實是一個辦法,連連讚歎道:“對呀,可以讓學生們自己抄書,不僅還能練字識字,更能助長背書的記憶能力。韓使君果然是好辦呀。”

韓明瑜笑了笑,道:“因為以前我就是這麼被要求讀書的。以前我的老師若考我不過,就必須罰抄寫課本,唉,想到這一點我就覺得很痛苦呢。”

他自然是說自己二十一世紀讀小學、初中時候的事情了。

李旭中怔了怔,詫異的看著韓明瑜道:“韓使君你也讀過書?”

韓明瑜愕然了一下,不過很快就說道:“那是自然,別以為武夫就不能讀書。我是讀書之後,因為襄陽這邊戰事吃緊,才投身軍旅之中報效國家的。”

李旭中立刻露出了敬佩的神色,連連說道:“韓使君果然是意境之高。儒家所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然後才是修身、齊家,最終才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韓使君雖然失去了進取科場的機會,但是以武入道,終究也是在報效國家、力圖平定天下呀!”

韓明瑜微微笑了笑,他不知道李旭中說這番話算不算是發自內心,又或者僅僅是阿諛奉承。不過他穿越附身的這個人,以前可沒曾讀過什麼書,是地地道道的武夫而已,這一點王魁就可以作證。

“唉,救國有道,隻看每個人的心意。”他隨和的說道。

“不知道韓使君你讀到哪一本書了?”李旭中有些好奇的問道。

“呃?”韓明瑜一時沒反應過來。不過怔了怔之後,他終於想到了一點,原來古代人讀書都是從經史子集開始,讀完一本再讀下一本,並不是像二十一世紀一樣語文、數學、物理、政治等等一起開始讀。

這個問題倒是讓他有些難以回答了,他曾經讀書不過是在初中、高中語文課本上學過幾篇古典文集,雖然經史子集都有,可是畢竟隻是個別的幾篇文章罷了。嚴格的說,自己連一本書都沒有讀完過。

“嗬嗬,這麼多年了,也忘記自己曾讀到什麼書去了。”他隻好敷衍的找了一個借口推辭了道。

李旭中本來還打算繼續問下去的,這個時候一旁李小魚忽然插嘴了起來。她指著李旭中正在收拾的那些書本,向韓明瑜說了道:“韓使君,你說抄書?”

“是呀,怎麼了?”韓明瑜疑惑不解的問道,不明白李小魚怎麼會突然發出了這樣的一個疑問。

“可是,抄書要紙張呀?咱們光化軍連吃飯都成問題,怎麼可能有那麼多紙張給讀書人抄書呢?”李小魚問了道。

原來在古代,不單單是宋朝,紙張都屬於奢侈品。往往窮苦人家一年到頭都是用不起紙張的,如果要寫字、寫信之類的需要,通常要麼是寫在木片上,要麼就是寫在布上。在古代紙張的製造是一項十分繁複的工作,自然不像是二十一世紀那麼普通,那麼通用。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洛陽紙貴”的成語典故,並不單單是因為洛陽製造的紙張昂貴,其實是全國上下製造紙張都是十分昂貴的。

光化軍現在齊軍搶劫之後,現在還能有多少紙張,不用多想也能猜出來了!

韓明瑜倒吸了一口氣,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看來自己考慮的還不是很周到,李小魚這小娘子卻真是一個心思慎密的人了。他沉默的想了想,然後說道:“那可以讓學生們把書本抄在布匹上也行呀。”

“可是布匹也不是說有那麼多就有那麼多的呀。”李小魚堅持的說道。

“哎呀,這還真是一個難題呀。”韓明瑜歎了一口氣。

李旭中也是一副一籌莫展的樣子。

韓明瑜再次沉思了片刻,說道:“這件事現在我們也沒有辦法,畢竟是客觀的原因,隻能先讓學生們忍一忍,辛苦一些了。更何況,如今光化軍剛剛穩定下來,也許未必會有那麼多學生入學,課本大家相互共用一下就差不多了。”

李旭中歎了一口氣,說道:“也隻好先這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