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安關外,一片黃沙荒涼之地,炎熱的天氣讓空氣中充滿了沉悶,大秦帝國的一隊邊防斥候如往日一般正在巡邏。

“隊長,休息一下吧。太熱了。”

一名青年斥候軍士對領頭的隊長說道。

“嗯,原地休息吧。”

領頭的隊長看了看天,又看了看渾身汗水已經清透衣服麵色中帶著疲憊的士兵們。回答道。

眾人剛下馬喝水休息,突然,遠處傳來咚隆隆的巨響,黑壓壓一排排的黑線從北方急速的趕來。

“隊長,那是什麼。”

一名士兵慌亂的問道、

領頭的隊長,看了看遠方的異樣,突然大喊:

“快跑,速回報將軍,匈奴騎兵來了。”

一個月後。

大秦帝國京城皇宮內,皇帝李文昭神色陰沉的看著滿朝的文武官員,怒氣衝衝的說道:

“該死的曲建伯,平日裏總說有多麼忠心,天天隻知道朝朕要錢,現在居然南平府一天都不守住,帶著人跑了,把朕的雍州拱手讓給匈奴人,再下一步,是不是也準備將朕的人頭與江山也讓給匈奴人?”

“來人,抄了曲建伯的九族,不殺光他全家就對不起雍州的百姓。”

百官皆低頭噓聲,生怕在這時惹上正發怒的皇帝,將怒火遷移在自己身上。

皇帝轉身坐在龍椅上,然後看著滿朝官員,問道:

“現在匈奴來勢洶洶,眾卿有什麼意見,說來聽聽。”

朝下的文武百官左顧右看,又都低下頭,生怕皇上點自己的名。

皇帝看著滿朝文武這個樣子,不由怒道:

“朕讓你們拿主意,平日裏一個個高談論闊,怎麼這時候沒聲音了嘛,朕養你們有何用。”

“稟皇上,臣建議不如議和,匈奴人性情殘暴,全民皆兵,又突襲我大秦,武不可敵。草原冬天極冷,土地貧瘠無收,想必匈奴人為了糧食入冬才犯我大秦,不如派人議和,給他們些糧食衣棉金銀,先打發去了,待我朝準備充足,再行打算為妙。”

一名武將大臣上前說道。

“你讓別人殺了朕的百姓,占了朕的土地,朕還要跟他們送禮求情?都說武主戰,文主和,咱們大秦都反過來了?朕養你們何用?”

皇帝不由怒道,

“來人,拖出去斬了。”

百官聞言趕緊下跪,齊喊皇上息怒。

“稟皇上,臣舉薦安定王,世人皆知匈奴人是王爺的手下敗將,若安定王願領兵迎戰,定可收複失地,把匈奴人趕出關外。”

一名大臣出列說道。

皇帝李文昭聽言,想起了自己的胞弟,麵露不悅,思慮半天,不由歎道:

“讓李文翰去,就怕以後大秦百姓隻知安定王,不知有皇帝了。”

“罷了,畢竟怎麼都是我李家的江山,傳旨,去豫州把李文翰給朕召來。讓他去雍州吧。”

建興二十三年,秋,北匈奴來犯大秦帝國。陳兵20萬鐵騎,突襲曲安關,直取南平府。雍州守軍將領曲建伯棄城而逃。皇帝大怒,急令已回豫州封地的前任大將軍,親弟弟安定王李文翰領兵救援。劉阿生的父親劉行五作為安定王的親軍安定軍先鋒營的一名百夫長,自然也在應召之列,跟隨大軍步入前線。

一年後。

劉阿生從學堂下學回家。劉阿生自小生長在汴城外城的古馬胡同,父親劉行五為汴城軍先鋒營百夫長,汴城是安定王李文翰的封地,去年跟隨定安王隨軍出征抵禦匈奴。母親劉安氏,自生完阿生後便體弱,平日裏靠幫人縫縫補補來補貼家用,夫妻二人深知不識字的苦,因而生活過的拮據一些,也要送阿生去學堂念書識字,可惜阿生也不是那天生的讀書種子,雖然也用心刻苦,但成績並不理想,考取功名沒有推薦基本無望。

“聽說了嘛,前線大捷,咱安定王爺這次領兵把狗蠻子打跑了,從曲安關退了300裏,那匈奴王都派人來求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