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明雖然眯著雙眼,但眼光如同實質的利劍一般,直射徐天賜
看著張明明的目光,徐天賜身體忍不住打了個寒戰,一時間額頭上也布滿了冷汗。
正因為這樣,徐天賜感覺更加的憤怒了,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將內心的那一絲恐懼之一給壓了下去。
隨後指著張明明剛想破口大罵,卻見他猛的一揮手。
下一秒,徐天賜那剛剛張開的嘴巴瞬間就閉上。
“呸呸,呸!什……什麼東西?咳咳咳……”
此時徐天賜就覺得好像有什麼東西飛進自己的嘴巴裏,而且直接卡在了他的喉嚨上,感覺十分難受,忍不住劇烈的咳嗽起來。
這一下全場都是安靜的下來,隻有徐天賜那咳嗽聲飄蕩在整個會場之上。
張明明揮完手之後被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懶得去理會那個跳梁小醜。
見張明明坐了下來,一旁的王洛陽好奇的問道:“明明,你小子是不是又看到了什麼?難道說那柄長槍也是好東西嗎?”
聽了王洛陽的問話,一旁的白方老林以及劉婉如齊刷刷的將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張明明看著投來的目光,微微一笑,搖著頭說道:“我也不太清楚這長槍是哪裏來的,是我的直覺告訴我,它沒那麼簡單。”
雖然剛才他已經推斷出了這柄長槍的來曆,但還是不能確定。
所以現在說實話也沒有太大意義。
聽了張明明的話,三個老人頓時有些失望。
這時候就聽到台上拍賣師高喊著:“下一件拍賣品是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唐寅的代表作之一《杏花茅屋圖》
隨著拍賣師話音剛落,台上的燈光又明亮了幾分。
隨著《杏花茅屋圖》上台,全場的所有人一時間都將注意力集中到了話的內容上。
畫中懸崖巨壁,高大的勁鬆盤曲,杏花掩映中隱約可見有茅屋位於其中,山間清泉靜流,意境清幽:兩位隱士漫步於道,順著他們的目光遠眺而去,極目之處是連綿的遠山,湖中水波蕩漾,有漁人泛舟水麵,整幅畫的意境悠遠,體現出了文人雅士向往的生活狀態。畫家筆墨溫潤,沉著而又活潑。自題詩:“綠水江橋夾杏花,數間茅屋是漁家:主人莫拒看花客,囊有青錢酒不賒。”詩、書、畫相融,其間既充滿生活情趣,又反映作者超脫世俗,追求閑逸的意向。
“這幅《杏花茅屋圖》年代久遠,而且還是出自於唐寅之手,所以此次底價為一千萬,每次加價不得低於200萬。”
話音剛落,台下就出現了此起彼伏的競價聲,而且比起剛才有過之而不及。
張明明也仔細的觀察了這一幅圖,確定這一幅是真跡,而且收藏的空間也非常大。
他估摸著這一幅圖的最少價格,要在4000萬以上。
畢竟這可是宋朝唐寅的真跡,現在流傳下來的也不算太多。
考慮清楚這些之後,張明明也決定參與這次競拍。